我来说两句友情墨宝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4 07:19:50, 来自218.88.220.48 小雅

包裹着的人生

   刚出生就被棉被包裹着,
   只有可怜的小脑袋露出,
   也仅仅是为了那张小嘴。

    学走路的时候,
    也仍然夹着尿布,
    歪歪倒倒的看世界,
    总是走不出那个小小的天地。

    上小学、中学,
    那沉甸甸的书包,
    让我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腰杆有点驮了,
    眼睛有点近了,
    但却慢慢清楚了,
    这包裹着的世界。

     成人的时候,
     哪里我们都看得到失落,
     当把整个身驱融进社会时,
     殊不知,
     细菌在吞噬我们,
     让我看不透这
     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世界。
     何时把我们吞噬。
     但我们爱生命,
     于是就有了拼搏。。。。。。



    成人了,
    心却累,

  • 站长回复: 先生,你的诗没有写完?
  • 2003年04月27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3 04:42:27, 来自61.188.245.73 小雅

大家都要预防,少在外面吃饭和喝酒,先生自己也该注意和预防。身体健康,才会笑口常开。

  • 站长回复: 愿天下所有的好人远离非典!!
  • 2003年04月24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2 04:49:03, 来自61.188.245.73

非典型肺炎改变中国(转)


  中国法律封闭滞后
  中共中央近日决定,免去卫生部长和北京市委副书记党内的职务。这是在我国发生非典型肺炎以后,中央对相关部门高层领导作出的处理决定。早在2003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召开会议,要求各地本着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各地要如实报告并定期对社会公布疫情,不得缓报、瞒报。4月18日温家宝总理检查北京大中小学和幼儿园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时,也再次强调,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

  现在,中国的疫情状况已经公开,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从去年11月到现在,疫情的发生与传播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相关部门肯定也在努力防止这一疾病。但为什么会造成疫情的扩散呢?

  首先应该承认,我国的相关制度具有封闭性,不能及时应对新出现的传染性疾病。1989年2月21日通过的《传染病防治法》虽然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种传染性疾病,但在这三类疾病中,没有新发现的非典型肺炎。因此,尽管《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严格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疫情的报告、公布和控制制度,但由于非典型肺炎不属于法定传染病,所以,法律上规定的相关制度迟迟无法启动。尽管该法第二条规定了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但法律并没有规定新疫情的诊断、疫情报告和公布的具体程序,这就使得新疫情发生后,相关的行政部门无法依照法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可以说,法律的封闭性和相关程序的缺失,使得非典型肺炎的疫情没有得到及时的预防、报告和控制,也使得少数的部门可以借此缓报、漏报和瞒报有关的疫情。如果在2003年4月8日中国卫生部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为法定的传染病以后,有关部门还继续瞒报有关疫情,那么,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39条规定,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追究相关行政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非典型肺炎危害严重

  自2003年3月29日非典型肺炎(严重呼吸道综合症,即SARS)的发现者,意大利医生卡罗·乌尔巴尼因感染非典型肺炎逝世以来,世界各地非典型肺炎患者死亡的病例不断增加。截至4月18日,全国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病例1807例,其中,广东1304例,北京339例,山西108例,内蒙古25例,广西12例,湖南6例,四川5例,福建3例,上海2例,河南2例,宁夏1例。在累计报告的病例中,已治愈出院1165人,占64.5%;死亡79人,占4.3%。其中,广东已治愈出院1110人,占85%;死亡46人,占3.5%。 在这些病例中,不乏中国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仅在北京,确诊为非典型肺炎的医务人员就有41人。

  非典型肺炎的疫情的发展不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首先,由于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介质是空气,一些客商害怕被传染,取消了许多与中国直接进行的商务交流活动。东南亚一些国家已经暂停办理了中国客人入境旅游签证。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也劝告本国的公民,最好不要到中国从事商务活动。甚至南半球的一个国家要求中国代表团不要出席在该国首都举行的会议。人员流动的阻隔必然会大大地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开展。中国相关的行业如旅游、饭店、餐饮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仅瑞士限制中国香港的代表团参加巴塞尔珠宝钟表展销会一项活动,据估计就给香港的相关企业造成了100亿港元的损失。现在,中国已经取消了旅游长假,以防止非典型肺炎疫情的近一步传播。这是保护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但它在客观上也会为中国的旅游经济带来影响。其次,从政治层面上来说,此次非典型肺炎事件给中国政府的开放形象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一些媒体认为中国政府有意隐瞒疫情,无视国民的身体健康,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隔离中国”的声音。为改变形象,也为了寻求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方法,中国政府卫生机构邀请了国际卫生组织到中国进行调查。这是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开端。我们注意到世界卫生组织在对中国一些地方机构相关预防措施予以肯定的同时,也作出了异于中国的疫情通报安排。尽管中国目前已经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制度接轨,但这也提醒我们,在疫情面前,应该更快地与国际机构合作,并尽快地将疫情告知天下。

  非典型肺炎防治需要人人参与

  首先,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世界各地,基于不同的宗教和习俗,我们选择不同的饮食。但有一点在各国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选择既能够为我们提供必要的热量,又能保证我们不致染上疾病的食物。中国俗话说:病从口入。可见中国人已经知道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美食中,许许多多的植物和动物都可以成为烹饪的原材料。近年来,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过去一些不能入口的动植物也成了食客桌上的佳肴。市面上流传这样一句话,说广东人很愿意尝试,凡是有腿的,除了桌子和椅子不吃外,其他的都可以吃。现在一个非常不好的风气是,越是稀有的野生动物,越是被视为有营养,因而越是有人愿意品尝。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普及,现在广东人已经非常注意保护野生动物了。但是,仍有一些人在野味上做文章,制作许多稀奇古怪的动植物食品,以吸引猎奇的食客。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喜好野味的食客与制作野味的餐馆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只有当所有的公民拒绝在饮食上追求怪异,不到野味餐馆就餐,这些餐馆才会有所收敛。

  近日,香港的大学医学院的专家表示,在已经完成的非典型肺炎病毒基因图谱排列中,发现病毒来自动物。他们认为这种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有可能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见《楚天都市报》2003年4月18日第6版)可见,保护野生的动植物既是公民法定的义务,也是爱护自身的需要。只有远离各种可疑的传染体,非典型肺炎的疫情才能根治。

  其次,防治疫情时应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该法第14条还规定,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当予以隔离治疗,隔离的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措施。中国《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为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以就交通卫生检疫作出规定(第31条)。2003年4月12日,中国卫生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严格预防通过交通工具传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通知》,规定在铁路、公路、水运沿线和主要航空站所在的地级及其以上城市,设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留验站,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条件,并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留验预案以及接触者的调查、处理方案。有关机构应该严格依照规定采取措施,以防范非典型肺炎的传播,公众也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

  其三,医疗机构必须改变传统的诊治环境。中国的医院一般实行开门坐堂问诊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在中国许多医院里,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医生之间频繁接触,非常容易交叉感染。《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和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第15条)。此次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出现,不但造成了患者死亡,而且许多医务工作者也不能幸免,这说明中国的医疗机构有必要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医疗保健机构内部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今后可考虑改变沿袭已久的诊断方式,让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更少些,让患者在就医时更加安全一些。

  其四,应该加快建立重大疫情的紧急应对机制。在中国现行法律中,已经有许多疫情的预防、报告和控制制度,国务院《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甚至将“责任疫情报告人”的报告时间限定在6个小时(农村12个小时)以内,但由于中国的法律没有对疫情的确认时间和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致使这次新发现的疫情的确认、预防、报告和控制在一段时期内无章可循。因此,建立重大疫情的紧急应对机制,不仅仅是设立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络机构,也不仅仅是要求更高的国家领导人担任协调负责人,而是要完善疫情的确认规范,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认疫情,实行有效的隔离与控制。

  最后,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无论是英国的疯牛病还是欧洲大陆的二恶英,都是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令人遗憾地是,在中国南方已经出现了大量抢购板蓝根、食醋恐慌现象的时候,内地各大媒体并没有给予充分地报道,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公民仍然到疫情重灾区旅行,使得非典型肺炎扩散到了其他地区。我们不能苛求媒体做它们无法做到的事情,但在此次疫情发生后,党和国家的有关部门能否为媒体独立报道社会突发事件松绑?如果公众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地判断;如果整个社会处在信息极不对称的状态,人们的心态早晚会失衡,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发生9·11事件的时候,反对党批评布什政府向公众封锁消息,导致公众无法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作出判断。布什总统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日子里,及时向公众发布警报,以提醒国民保持警惕。美国的经验证明,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危险信息,并不会造成社会性大恐慌。政府和媒体应该对自己的国民充满信心。

  2003年4月13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癌症研究院下属的麦克尔·史密斯基因科学中心宣布确定了非典型肺炎病源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随后世界其他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也相继宣布完成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工作。人类向克服非典型肺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现在,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方面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先生又公开宣布,科学家已经确认冠状病毒中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看来,克服非典型肺炎指日可待。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面临许多危及生命的疾患,非典型肺炎只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考验而已。面对这一考验,中国人积累了经验,也总结了教训。在于疾病搏斗的过程中,我们不但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社会。风雨过后,世界会看到一个清新的中国。




  • 站长回复: 向关心非典的人致敬!!!!同时,也希望我的所有的网友要注意防范非典!!!!
  • 2003年04月23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1 08:39:42, 来自218.3.249.73 晓风

先生你好!
真的很想你!我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中间还到南方去考察了一个礼拜,没向你汇报思想,请谅解!先生近来可好?春光明媚,心情当好些,是吗?小弟特喜欢看你的灿烂笑容!有空我陪你出去走走?可否?

  • 站长回复: 晓风先生:
        你好。
        上次小聚至今已一月有余,我也是非常想你!近来我的工作较忙,业务下降,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除了不正当的竞争以外,车辆降费是主要因素。为此,很的头痛。再加上乱七八糟的事情缠绕,很烦。可以用冯延巳的词中的几句概之“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我也想与先生你一起出去走走,可是,现在的非典非常恐怖啊!还是等你有空的时候,我们对饮吧。
  • 2003年04月2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1 03:48:24, 来自61.188.245.73 xiaoya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1.流行病学史
1.1 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1.2 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
2.症状与体征
有发热(>38℃)和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
咳嗽、呼吸加速、气促、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肺实变体征。
3.实验室检查
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学检查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
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病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
临床诊断病例:1.1+2+3+4或1.2+2+3+4+5
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诊断标准
非典型肺炎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中1条可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重症病例:
1.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 93%,或氧合指数<300mmHg。
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备注:
1.密切接触是指护理或探视非典型肺炎病例、与病例曾居住在一起(包括住院)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
2.非典型肺炎流行区是指有原发非典型肺炎病例,并造成传播的地区,不包括已明确为输入性病例,并由该输入性病例造成一定传播的地区。
3.病人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胸痛、腹泻。
4.排除疾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原发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肺部疾患。

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
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

一、推荐治疗方案
(一)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对症治疗:
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三)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建议应用激素的指征为:①有严重中毒症状;②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有规律使用,具体剂量根据病情来调整。儿童慎用。
(五)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治疗原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六)可选用抗病毒药物。
(七)可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八)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93%;
3、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吸氧5升/分条件下SaO2<90%或氧合指数<200mmHg,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无改善,或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应该及时考虑进行有创的正压通气治疗。
4、一旦出现休克或MODS,应及时作相应的处理。如果处理有困难或条件不足,应及时请有关专家会诊。
二、非典型肺炎出院诊断参考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未用退热药物,体温正常7天以上;
2、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 站长回复: #
  • 1970年01月01日 08: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1 02:28:20, 来自61.188.245.73 小雅

非典型肺炎病例实验室检测标本
采集技术指南(试行)

一、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1、采集
病毒分离成功的关键取决于采集标本的质量,及其保存运输等环节。为提高病毒的分离率,在发病早期,可每天采集1份咽拭子,采集多份痰液。
(1)鼻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棉签头浸入含4~5 ml样本运输液的螺口试管中,尾部弃去。
(2)痰液:让病人将痰液咳入无菌平皿中,然后用棉签刮取痰液放入含4~5 ml样本运输液的螺口试管中。
(3)嗽口液:用10ml洗液嗽口。
(4)尸检标本:取肺、肝、肾、心、淋巴结、血凝块等组织2厘米×2厘米大小,置于10 螺口试管中。每种组织需要5~10管。
2、标本保存上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冷冻保存,如未能及时接种应置-70℃或以下保存。常用的样品运输液为:pH7.4~7.6的Hank\'s,Eagle\'s或水解乳蛋白液。
为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在采样液中需加入青、链霉素,终浓度为每毫升 1000单位青霉素和100μg的链霉素,(也可用庆大霉素,其终浓度为每毫升 1mg,)同时加制霉菌素,终浓度为每毫升4μg。
二、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1、采集
细菌培养标本最好在抗感染治疗之前采集,可采集咽拭子或痰液。
1) 咽拭子:用无菌湿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再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
2) 痰液:让病人直接将痰液咳入无菌平皿中。
2、保存运送
做细菌分离培养的样本密封好常温下2小时内送检。
三、血清标本采集与运送
1、采集
须采集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1)尽早采集急性期血样,最迟不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
2)无菌采集5ml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冷冻。
3)详细登记有关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发病日期、采样日期等。
2、运送保管
1)血清标本应带冰在24小时内运送至实验室。应分装多管冷冻保存。
2)标本至实验室后,病毒分离标本应尽快进行接种分离,48h内能进行接种的可置于4℃保存,如未能接种应置-70℃或以下保存。
3)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一周,长期保存置-20℃或以下。
四、实验室安全指南
样本检验采取就地检验的原则,当地医院能开展的项目在当地检测,同时将血清样本和咽拭子等相关样本送当地疾控中心检验。
病原分离检测必须在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防护原则进行。

病人住所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试行)

1、对住过病人的房间应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15%过氧乙酸7ml(1g/M3)熏蒸2小时,或用2%过氧乙酸按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2、对住过病人的楼层走道的墙壁、地面和所有公用电梯、楼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按100ml/M2喷雾2遍,作用30分钟后对易腐蚀、褪色的部位可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3、对病人使用过的会议室、娱乐室及大厅、走道等场所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房间)。
4、对可能受污染的床上用品、毛巾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对家具、日常用品等物体的表面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5、流行区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应尽可能的通风换气。应确保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安全送气,防止爆发流行。可对整个供气设备和送气管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试行)

1.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
2.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 ml(1 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 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 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3.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 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h~2h。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h~6h;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 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 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 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 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
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 min~30 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 min。也可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250mg/L~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 min,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60min~90min。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 漂白粉乳剂、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 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 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 5000 mg/L)、或5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 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8.家用物品、家俱: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9.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 000 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 min~3 min。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 min~3 min。必要时,用0.2%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 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10.病人尸体:对病人的尸体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11.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 min。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薰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 ml(1g/m3),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m3 ,作用60min。
12.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 min以上。消毒后深埋。

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

1、开展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群众了解此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
2、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4、对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应进行医学监测,并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取消毒措施。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6、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7、出现病例较多的局部地区要加强卫生宣传,还要在病人周围加强监测,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群众性集会。
8、要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运行,并经常清洗隔尘网,保证商场、超市、影剧院等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必要时应对供送气设备进行消毒(方法同公共场所)。根据季节变化,尽可能开窗通风换气。

  • 站长回复: #
  • 1970年01月01日 08: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1 10:45:01, 来自61.188.245.73 he

你好

  • 站长回复: 先生你好!
  • 2003年04月2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0 05:00:16, 来自61.147.14.205 三生石上的老鼠

周末休息--------出道智力题


这道题据说是爱因斯坦他老人家出的测试题,他说世界上有98%的人回答不出。偶做了一下,没觉得很为难。不过偶这个猪头不属于世界上TOP0.02的聪明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也许是因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们都更熟悉某种逻辑分析形式了。
所以大家将就做着玩玩吧。。权当活动一下很久没用的脑筋。但是千万不要坐在马桶上玩这个,晕倒在洗手间里就不好了。 ~~~:-目

*************************************
1. 有5栋5种颜色的房子
2. 每一位房子的主人国籍都不同
3. 这5个人每人只喝一个牌子的饮料, 只抽一个牌子的香烟, 只养一种宠物
4. 没有人有相同的宠物, 抽相同牌子的香烟, 喝相同的饮料

已知条件:
1. 英国人住在红房子里
2. 瑞典人养了一条狗
3. 丹麦人喝茶
4. 绿房子在白房子左边
5. 绿房子主人喝咖啡
6. 抽PALL MALL烟的人养了一只鸟
7. 黄房子主人抽DUNHILL烟
8. 住在中间那间房子的人喝牛奶
9. 挪威人住在第一间房子
10. 抽混合烟的人住在养猫人的旁边
11. 养马人住在DUNHILL烟的人旁边
12. 抽BLUE MASTER烟的人喝啤酒
13. 德国人抽PRINCE烟
14. 挪威人住在蓝房子旁边
15. 抽混合烟的人的邻居喝矿泉水

问题是:谁养鱼?



  • 站长回复: 先生,您告诉我和观众谜底吧?我是想不出来。
  • 2003年04月2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20 02:56:08, 来自61.188.244.68 小雅

笑一会儿

      谁最听话
幼儿园里,阿姨问小朋友:“谁在家里最听妈妈的话呀?”
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我爸爸。”
      
     抽烟
“工作的时候不许抽烟一位老板训斥雇员道。
“先生我抽烟的时候从来不工作。。。。。。”

最后问一遍
“我最后问你一遍:什么时候给我还钱。”
“太好了这就是说你再也不会给我提这个傻瓜问题了。”

  • 站长回复: 开心一笑。
  • 2003年04月2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4-17 02:09:34, 来自61.188.245.73 小雅


  思未必就生了怨,因为思念,便一夜为眠,需要静静的思念,偏又是鸟语欢鸣,无奈一悲一欢也便好生凄凉。春思好。春思秋怨。

  • 站长回复: 言之善也。
  • 2003年04月17日 12:00:00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