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线, 410,894访问量
三哥魂返蓬瀛,苍天雷雨声声,陋室犹存旧影。泪珠难净,忆君把盏同倾。
沐矶先生这首〔越调•天净沙〕《怀念堂兄李全响先生》,以极简之笔写极深之情,于质朴中见沉痛,尽显散曲“俗中见雅、情中见真”的特质。 开篇“三哥魂返蓬瀛”,以“蓬瀛”称逝者所往,既含对堂兄的敬重,又暗寓生死相隔的怅惘。“魂返”二字直白点出离别,不加修饰,却将骨肉亲情骤失的钝痛隐于平实表述中,举重若轻。 紧接着“苍天雷雨声声”,以景衬情,堪称妙笔。苍天似有灵,以雷雨应和人间悲戚,既写当时天气之实,又将悲痛外化为天地同哀的壮阔感,让个人的哀伤突破狭小空间,获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雷声雨声,既是自然之声,更是叩击人心的悲恸之音,与“陋室犹存旧影”形成内外对照——室外雷雨喧嚣,室内旧影默然,一动一静间,凸显物在人亡的孤寂。 “陋室犹存旧影”,聚焦于日常场景中的细节。“陋室”见生活之实,“旧影”是记忆的载体,堂兄的音容笑貌仿佛仍在眼前,却又触之不及。一个“犹存”,道尽“物是人非”的怅然,将抽象的思念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印象,让悲痛有了附着之处。 末两句“泪珠难净,忆君把盏同倾”,直抒胸臆,收束有力。“泪珠难净”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加掩饰,见出悲伤之深;而“忆君把盏同倾”则将思绪拉回往昔欢聚时光——兄弟对饮、畅叙幽情的画面,与当下的孤泪形成强烈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倍添悲戚。“把盏同倾”四字,既写动作,更含情谊,让怀念有了具体的落点,也让悲痛因这份鲜活的记忆而更显沉重。 全曲仅五句,却以“生死”“天人”“今昔”的多重对照,将怀念之情层层递进。语言通俗如白话,却字字含情,无雕琢之痕,有天然之妙,恰如雷雨过后的空阶,虽寂静却余韵悠长,尽显散曲“语浅情深”的魅力。
你的大名
你的电子邮件地址
品评内容
验证码:
2025-08-04 07:21:52亦友
沐矶先生这首〔越调•天净沙〕《怀念堂兄李全响先生》,以极简之笔写极深之情,于质朴中见沉痛,尽显散曲“俗中见雅、情中见真”的特质。 开篇“三哥魂返蓬瀛”,以“蓬瀛”称逝者所往,既含对堂兄的敬重,又暗寓生死相隔的怅惘。“魂返”二字直白点出离别,不加修饰,却将骨肉亲情骤失的钝痛隐于平实表述中,举重若轻。 紧接着“苍天雷雨声声”,以景衬情,堪称妙笔。苍天似有灵,以雷雨应和人间悲戚,既写当时天气之实,又将悲痛外化为天地同哀的壮阔感,让个人的哀伤突破狭小空间,获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雷声雨声,既是自然之声,更是叩击人心的悲恸之音,与“陋室犹存旧影”形成内外对照——室外雷雨喧嚣,室内旧影默然,一动一静间,凸显物在人亡的孤寂。 “陋室犹存旧影”,聚焦于日常场景中的细节。“陋室”见生活之实,“旧影”是记忆的载体,堂兄的音容笑貌仿佛仍在眼前,却又触之不及。一个“犹存”,道尽“物是人非”的怅然,将抽象的思念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印象,让悲痛有了附着之处。 末两句“泪珠难净,忆君把盏同倾”,直抒胸臆,收束有力。“泪珠难净”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加掩饰,见出悲伤之深;而“忆君把盏同倾”则将思绪拉回往昔欢聚时光——兄弟对饮、畅叙幽情的画面,与当下的孤泪形成强烈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倍添悲戚。“把盏同倾”四字,既写动作,更含情谊,让怀念有了具体的落点,也让悲痛因这份鲜活的记忆而更显沉重。 全曲仅五句,却以“生死”“天人”“今昔”的多重对照,将怀念之情层层递进。语言通俗如白话,却字字含情,无雕琢之痕,有天然之妙,恰如雷雨过后的空阶,虽寂静却余韵悠长,尽显散曲“语浅情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