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06-06-10 15:39:49 浏览次数:11835 鹧鸪天

2006年4月

酒意微醺入梦乡,
不堪春夜漏声长。
凄清驿馆昏灯闪,
四壁徒空暗屋粱。

西冷月,
映寒窗。
晨风阵阵透藜床。
恍如季节今更换,
更觉尘间暖与凉。

 

注:

1、漏声:古代计时器具漏壶发出的滴水声,借指午夜报时的钟声。

2、藜床:藜茎编织的坐榻,指简陋的床。

 

网友品评:

  1. 2006-06-10 10:32:26女子

    全词笔墨沉郁哀惋,字字感伤.通篇用语着句凄凉沉郁,语调悲痛.整首读来沉哀入骨,无难达之情,无不尽之意.让人若陷其中,深受那股飘泊沉浮的无奈. 上阕,"不堪春夜漏声长".从表面看,此句是时间上的一个交代.可谁能体会正该这"春眠不觉晓"的季节,词人春宵不眠,伴着微熏醉意,愁情更深.如煎如熬."凄清驿馆昏灯残,四壁徒空暗屋梁"。上下句音韵错落,谐婉有致,对仗工整,更是把词的意境极限渲染. 下阕,"西冷月,破寒窗"冷月对寒窗,仍是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满腔孤独和无奈."恍如季节今更换,更觉尘间暖与凉"。此句曲转自然,层层推进,尤为深切.借言季节更换,一暖一凉尤含深意,真应是神韵制胜,意味深长,含蓄不尽,寓意无穷. 词外言:失去你所拥有的,得到你所未有的,就在这不断的得失之间,我们才能够体会生活给予我们的涵义.就如作者所言,若是没有季节更换,又如何能够体味这尘世间的暖凉.所以乐观来看,未必不是一件幸事.人生光景几过节,这段儿好了,那段儿了坏.那段儿好了,这段儿坏.总之都是人生路程的必经,早晚要来.与其萎靡颓废,不如勇敢面对!!

  2. 2006-06-11 12:33:20晚风晓月

    文如其人。拜见沐矶先生之后,对其诗作才有了更深的感触。世事变幻,生命中有了遗憾和孤独,那种心灵的孤独。 实为感受,非评论。

  3. 2006-06-19 11:07:00宁箭

    和沐矶先生 蝼蛄天 2006年6月 醉眼蒙胧心欢畅, 笑看身边新嫁娘。 春宵苦短盼夜长, 岂料却是梦黄粱。 盛夏日, 晒西窗。 热风阵阵油汗淌。 春夏秋冬频更换, 何人伴我热与凉?

  4. 2006-07-03 05:00:15淡看云稠

    此词文笔清淡,在布景造情、章法安排、选调用韵等方面,颇具特色。全词深沉的揭示了主人公的愁绪,对主题抒发已达言有尽而意不尽的境界,不仅主人公在深思,也使读者有“此恨绵绵”之感。

  5. 2006-09-09 02:05:06沉石

    前些时日,与墩建、培源夜走人民公园(原桃花岛公园),时令已入中秋,昼夜温差较大,未及换白日之短袖,浑身瑟瑟。 读我老倩兄之鹧鸪天,引发思绪绵绵不绝,成此四句送与老倩。 月深鸟寂池边树 风冷人独树下枝 何来一阵蟋蟀声 原是蛙鸣怯秋雨

  6. 2006-09-10 09:04:24石陈

    三个孤男,深夜去公园做甚?去问柳?

  7. 2006-10-28 04:07:49朝花夕拾

    这首词结构谨严,笔致凄切,沉郁苍凉,全词有一个特点是“语弥淡、情弥苦”,这与沐矶先生善于造境、写景有关,更与他善于运用音韵之因素有关,最容易寄托难言的苦衷,最容易创造迷离恍惚的气氛,也最容易收到言有余不尽之意的艺术效果,极富感染力。

请你品评: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