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线, 410,911访问量
清明雨后绝轻尘,万物争媚草色新。身陷梨花疑是雪,浑然忘却满园春。
通首咏春景,笔意闲淡,却抒思冬情,构想新颖,不落俗套.。“身陷梨花疑是雪”一句,出人意料,尤为别处机杼。赞梨花之色,字简力铿锵,可媲美屈原的《橘颂》。冬,在人的印象里是天地幽寂,清寒彻骨之冰冷。而诗人在“清明雨后绝轻尘,万物争媚草色新”。这样的春日,看梨花初落若飞絮舞飘,浑然忘却花气鸟音,烟波景色如画的美景。心念雪花纷飞的冬日,一时难以分辨是花是雪,一片惘蒙。以至于“浑然忘却满园春”。尚记先生《踏鹊枝》一词,在“弱柳拂风虽渐暖”的时候亦是“尤记隆冬天色晚”。一词一诗,异曲同工。言外有不尽之意。
这首《梨园观景》诗一、二句平铺直叙,雨后的清明春意盎然,空气清新,万物争芳斗艳,既无璀璨夺目的衣饰,亦无须精工雕凿,舒畅自若,明白易懂。最妙在于三、四句,诗人步入梨园中,四周梨花绽放,枝头地上一片白茫茫,以梨花喻雪设譬生动,形象贴切。既然是雨后,说明乍暖还寒,知觉是冷,视觉是冰,感觉是凉,以至于“浑然忘却满园春”。梨花似雪在情理之中,然而忘却满园春则在意料之外。
此诗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别有一番韵致,在朦朦胧胧的迷人景色中,恍若置身梦境。全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诗画并茂,浑然一体,造成了回肠荡气的感情波澜与层层推进的形象效果。字句凝炼贴切,色彩浓丽鲜艳,情调俊秀明朗,语言明快自如,又不浅露,真是言愈浅,意愈浓,余味悠远,突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人生本真的追求。该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用词极为清丽,虽然不作一字评论,而感慨自见;看似语意说尽,却余味袅然,细嚼,韵味无穷。末句“身陷梨花疑是雪,浑然忘却满园春”,透露出些许凄凉意绪,非常生动传神,给这美丽的画面上凭添了无限情趣,突出了游人的迷惘和惆怅,使人感慨万千,使得全诗空灵清澈,晶莹剔透,展示了春天梨园迷人的神韵,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高隐风范,如此写梨花,可谓是浑化无迹,妙不可言,堪称圣手,是一篇难得的写景佳作,颇富艺术感染力。
你的大名
你的电子邮件地址
品评内容
验证码:
2005-05-05 10:14:36女子
通首咏春景,笔意闲淡,却抒思冬情,构想新颖,不落俗套.。“身陷梨花疑是雪”一句,出人意料,尤为别处机杼。赞梨花之色,字简力铿锵,可媲美屈原的《橘颂》。冬,在人的印象里是天地幽寂,清寒彻骨之冰冷。而诗人在“清明雨后绝轻尘,万物争媚草色新”。这样的春日,看梨花初落若飞絮舞飘,浑然忘却花气鸟音,烟波景色如画的美景。心念雪花纷飞的冬日,一时难以分辨是花是雪,一片惘蒙。以至于“浑然忘却满园春”。尚记先生《踏鹊枝》一词,在“弱柳拂风虽渐暖”的时候亦是“尤记隆冬天色晚”。一词一诗,异曲同工。言外有不尽之意。
2005-05-10 10:06:08叹悠
这首《梨园观景》诗一、二句平铺直叙,雨后的清明春意盎然,空气清新,万物争芳斗艳,既无璀璨夺目的衣饰,亦无须精工雕凿,舒畅自若,明白易懂。最妙在于三、四句,诗人步入梨园中,四周梨花绽放,枝头地上一片白茫茫,以梨花喻雪设譬生动,形象贴切。既然是雨后,说明乍暖还寒,知觉是冷,视觉是冰,感觉是凉,以至于“浑然忘却满园春”。梨花似雪在情理之中,然而忘却满园春则在意料之外。
2005-05-12 05:50:49liangzi
此诗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别有一番韵致,在朦朦胧胧的迷人景色中,恍若置身梦境。全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诗画并茂,浑然一体,造成了回肠荡气的感情波澜与层层推进的形象效果。字句凝炼贴切,色彩浓丽鲜艳,情调俊秀明朗,语言明快自如,又不浅露,真是言愈浅,意愈浓,余味悠远,突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人生本真的追求。该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用词极为清丽,虽然不作一字评论,而感慨自见;看似语意说尽,却余味袅然,细嚼,韵味无穷。末句“身陷梨花疑是雪,浑然忘却满园春”,透露出些许凄凉意绪,非常生动传神,给这美丽的画面上凭添了无限情趣,突出了游人的迷惘和惆怅,使人感慨万千,使得全诗空灵清澈,晶莹剔透,展示了春天梨园迷人的神韵,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高隐风范,如此写梨花,可谓是浑化无迹,妙不可言,堪称圣手,是一篇难得的写景佳作,颇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