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03-02-19 11:52:01 浏览次数:13238 长相思

二00三年二月

春乍寒,
心亦寒,
君道归时却未还。
忍悲泪暗涟。

见也难,
忘更难,
月冷衾凉夜不眠。
此情已枉然。

 

网友品评:

  1. 2003-02-26 10:43:36彭城笠翁

    《长相思》使我忧使我怜。山崩零、江河竭此情无绝期,是电影小说的夸张。 …………。彭城笠翁 情绵绵恨绵绵,悠琴玄已断。 九天觅五洋寻,涓赴复赴渺。 重门不锁相思,随意绕天涯。 试问朝添新愁,何事年年有。

  2. 2003-03-06 08:37:59

    读者在倍感春暖乍寒时节,也更深层次体会“作者”那相思之苦和藕断丝连的千千愁结。 词的上阕让读者不难想象词人独自在仍有寒意的春风里,依窗而望,望穿秋水,以至所盼之人依然未归时,那伤心欲绝的情景:春光明媚,绿芽嫩草的大自然,虽然还未洗去冬的寒意,但冬天毕竟渐渐离我们而去,在常人眼里,初春是大自然复苏的美好季节,但在作者眼里,却依然发现了冬的慢慢消褪而未消失的足迹。 起句“初乍寒,心也寒”透彻表露了作者在春暖花开之时的心路轨迹:词人揉揉望酸的双眼,轻轻哀叹一声“初乍寒,心也寒”即便是再好的季节,再美丽的青山绿水,也抹不去作者心中愁结,忽生感叹“君道归时却未还,忍悲泪暗涟”是啊,词人在初春的季节里,满怀喜悦地待“她”的归来,可盼来的竟然是“她”的远去,归期未归,人去楼空,这勾起词人对杳无音信、远在它乡为异客的“她”的思念,不觉暗自神伤,独自落泪,好不伤感。对“她”的担心,对“她”的牵挂,对“她”的思念,对“她”不能如期而归的揣测,如打翻了的五味瓶,屡屡浸袭作者的心。 此时的词人是欲说不能,欲哭无泪,欲罢不休,可谓痴心一片、片片痴情。让读者好不心痛、好不悲伤。但,此首词和以前有所不同的是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几多思念、几多无奈、几多彷徨、几多渴望暂时摆脱而又丝毫没有解脱的心境。 所以,下阕作者在心绪烦躁、情无所依时,复长叹一声“见也难,忘更难”道出千般无奈、万般思念。词人深知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里,再也寻觅不到伊人的音容笑貌,留给他的也将是无止境的思念、挂牵、苦闷和烦恼。即便是“相见难”,但对“她”依旧朝思暮想,不能忘怀;即便是眼睛里的“她”慢慢离去,留下长长的背影,也会因那背影牵出无边的思念,哪怕这背影也将随“她”而去,消失在茫茫黑夜里,也依然难忘与“她”朝昔相处的时光;即便现在只有冷月,凉衾相伴,也常常折磨得他夜夜不眠,夜里常是行影相吊,但痴心依旧,忘掉“她”谈何容易。 “见也难”,“忘更难”彷徨中,作者似乎翻然醒悟,长嘘一声“此情已枉然”,让读者万分惊讶。是啊,词人在倾泻了太多的情怀,万般无奈时,将那心中的寒,把那相思、相见的难,甚而至于无望的叹息融会在这最后的词句里。好让词人在堆积如山的情感世界里有短暂的放松和喘息机会,殊不知在不觉中把茫然留给了读者,读者也情不自禁地对天长叹一声:先生,你怎个“难”字了得.可读者深知:先生此情难了,怎一个“情”字了得.

  3. 2003-03-17 03:24:32子巍

    自古以来相思最美,相思中以遗憾为贵!其实人的生命中一种与生俱来的缺憾美,是任何事物无法比拟的美丽。再读沐矶的《长相思》,我又一次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中含蓄着的、缺憾着的心灵之美。 词中“春乍寒”,本来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自然规律,首句开场就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引导着读者进入词中的境界。接着作者直接表露出自己的心态,是寒的,不是别的,正和天气状况相适应。这正让读者感觉到了也许此时的春寒并不是真正自然界的寒冷,或许是作者的心寒使天气蹙冷,因为毕竟是“乍”,这一个字用得妙,把天气与作者的心境谐和得浑为一体,使人无法觉出到底是先有情,还是先有景。文学上有“为情造物”一说,但此词其实已经明白着遵循这一规律,但又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体现出作者的一种“物情交融”的境界! “君道归时却未还”很朴实而客观地交代出词的原由,没有其他,只是一种说不上恶意还是善意的失信。同时此句“还”包含了等待人的那份焦急和怨恨,但这种怨是发自内心的,根本没有受到外界物欲的影响,自然而然地给词增添了一种朴素美!紧接着一句“忍悲泪暗涟”字字透“凄”,使句子和整个词都蕴涵着悲的格调,正如沐矶先生所欣赏的:“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当面撕毁给你看”。正如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众为你哭泣,虽然词中是“忍”与“暗”,其实写出来就是当众撕毁美丽,产生了一种凄美,也即是缺憾的美! 后来“见也难,忘更难”体现出作者在这种凄美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增添了词的悲剧色彩!“月冷衾凉夜不眠”一句继续用景来衬托作者此时“凄凉”的心境,连月亮都是冷的,夜夜不昧在相思,既然在相思了,那作者究竟这番苦心又如何呢?最后一句“此情已枉然”表达出作者空思无用,长叹无奈的个人心境。一层悲,一种缺憾,一份相思的惆怅顿时散落在读者面前,产生了文学化的悲剧氛围。 此词是寄托了作者在相思中感受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人性的苦闷与无奈,现实与梦幻的迷惘与惆怅。有时候人的一辈子有情才有意义,而人的一生有分离才有相思,其实人生命的过程只因情才有所忆,只因别才有所谓的相思,有相思才有了一种经典的缺憾美、含蓄着的美!

  4. 2003-04-02 09:54:16梅子

    站长的词的确写的很好,也很正规。完全按照词牌和格律去写的,情,景,意皆有。读来很有共鸣,以后还要多学习!

  5. 2003-06-18 09:24:27云梦

    一曲《长相思》,几许缠绵谱成,几许痴情织就,几许凄冷其中,几许无奈萦绕,哀惋凄绝,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春乍寒,心亦寒”,二句着一“寒”字,作者心境之寒凉宛然可想。下面紧接着道出其“寒”之因,“君道归时却未还”。原来是伊人未如约而归,消息杳然,词人遥望远方,往日的欢情与爱恋全部化为梦境,不免黯然神伤,“忍悲泪暗涟”。那顺着词人脸颊悄然流下的泪水中,饱含着多少词人的思念与爱恋;多少痛苦与无奈。“忍”字用得极妙,即表现出词人那种欲诉不能,欲罢不能的矛盾心境,亦烘托出词人对伊人的深情及盼人不归引起的失望与苦楚。 词的下片更进一步宣染了词人凄惋、无望及绝决的心境。“见亦难,忘更难”,倾吐的正是锦书虽成,鱼雁无凭,心音莫通的忧伤,从中不能看出词人对伊人爱恋至深,思念至切。然而“此情已枉然”,词人在经历了苦苦期盼与痛苦煎熬之后,彻底地绝望了,悲哉!无情不似多情苦! 同样为伤春之作,但沐矶先生的“春恨”绝不同于少男少女们那种虽也怅惆,终究轻淡的怀春之作,它揉合了一个词人的种种人生枨触,而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亦更具感染力。

  6. 2003-06-25 05:40:31景弟

    作者在2003年2月19日发表此词,此时正是节气雨水,作者触节生情,表达了自己对珂儿的怀念之情,那种真情的表露见于此表,令人同情。

  7. 2003-08-02 06:18:10若愚

    沐矶兄: 一切都过去---你别烦。秋收果实在身边,挺起腰杆干。排除万难!你是英雄好汉,男子汉--出汗的汗。

  8. 2008-07-18 06:12:07独上西楼

    好一句:见也难,忘更难。 有时魂梦断,半窗残月,透帘穿户。去年今夜,扇儿扇我,情人何处?

请你品评: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