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11-10-23 14:25:32 浏览次数:11133
寿楼春
秋山疏残云。祭萱堂百日,重上新坟。
萎草枯藤荒径,暮垂天昏。
悲切切,心如焚。
哭泣声、风中频频。
但陌路黄泉,阴阳两隔,何处报亲恩?
常追忆,音容存。念持家有道,从政殷勤。
做事谦和恭让,敬人三分。
乘鹤去,儿无魂。
可向谁、伤怀能陈?
父亲已年高,尊前不曾流泪痕。
注释:
1、萱堂:古人对母亲的称呼。
2、殷勤:勤奋。
2011-10-23 11:32:39胜是实力
先生念母情切,又恐父伤心。令人感动。
2011-10-27 01:29:50清风
悲切切,心如焚。 哭泣声、风中频频。 但陌路黄泉,阴阳两隔,何处报亲恩?
2011-11-07 09:50:15风舞霓裳
词的上阕开始描写了萧条的秋色。“秋山”、“残云”、“萎草”、“枯藤”、“荒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荒凉、颓败的景象,为下面感情的抒发做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在这样一个秋意阑珊的季节,给母上坟,哀伤的心情怎一个“悲”字了得!“但黄泉陌路,阴阳两隔,何处报亲恩”,一个“但”字,把无处报亲恩的遗憾和肝肠寸断表达的淋漓尽致!读来让人不禁心痛难抑。 词的下阕回忆了母亲生前的音容笑貌和为人处事方式,进一步抒发了对母亲的留恋和思念。这种深切的思念又有谁懂?又能向谁诉说?更不敢在年事已高的老父面前流露出一丝一毫!至此,作者的孝心不禁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