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11-06-12 07:52:03 浏览次数:11433 八声甘州

已风停雨歇,古彭城,是处一如新。
看知春岛上,长廊水榭,苍翠松筠。
鱼跃红莲争艳,蜂蝶舞纷纷。
惟憾琼楼锁,难吊歌尘。

不忍凭栏怀远,问楚天大地,何日归根?
怅多年僻巷,愁闷寄芳尊。
忆从前、故人安在?叹如今、残梦了无痕。
嗟余处、赋闲空老,又见黄昏。


注释:

1、知春岛:在江苏徐州市内。
2、松筠:指松和竹。筠,竹子的青皮。
3、琼楼:在知春岛上,即燕子楼。原指传说中月宫里的宫殿,现形容华美的建筑物。
4、歌尘:即关盼盼。她是生活约在于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的彭城人。能歌善舞、精通管弦、工诗擅词的才女。她的歌喉圆润,声音清丽。因而,被唐代诗人张仲素称之为“歌尘”。据说她唱起歌来,音调抑扬跌宕,清脆激越,其势可以阻遏天边的流云,冲击起雕梁上的暗尘。
5、楚天大地:指徐州。
6、僻巷:偏僻小巷。 唐朝于鹄 《题邻居》诗:“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7、嗟余处:慨叹之处。

 

网友品评:

  1. 2011-10-11 11:32:26风舞霓裳

    长调在写作上是较难把握的,但作者对这首词的处理却很到位。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描写了雨后彭城,尤其是知春岛上的清新风光。本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却突然来了个转折,追忆起曾住在燕子楼上能歌善舞的才女关盼盼。如今楼依旧,人何在?......下阕主要以抒发感情为主.联系自己的境遇不禁感慨万分,客居他乡,幽居僻巷,形单影只......万般惆怅,唯有追忆从前!"以乐景写哀情"是这首词的重要特点,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2011-10-16 12:06:41清风

    不忍凭栏怀远,问楚天大地,何日归根?怅多年僻巷,愁闷寄芳尊。忆从前、故人安在?叹如今、残梦了无痕。嗟余处、赋闲空老,几度黄昏。

  3. 2011-10-20 02:34:16戴草帽的小子

    上阕写景,下阕寄情,景愈美而愁愈重。读先生的词总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虽然达到了词人所预料的效果,但总希望先生不要沉沦在忧郁之中,而忘情于山水。

请你品评: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