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02-02-28 13:38:56 浏览次数:12613 读研究生

二00一年九月

迈入南京大学园,
一时酸楚涌心田。
少年几度寒窗苦,
昔日三番落榜还。
斗转星移传喜讯,
身衰力竭染霜斑。
欣看学子风华茂,
愧若廉颇记不全。

 

网友品评:

  1. 2002-03-06 11:17:39云梦

    读沐矶《七律 读研究生》有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船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这首《虞美人》是我读罢沐矶这首七律所想到的。蒋捷的词表现了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以同样一件事情“听雨”的不同感受。而沐矶的这首诗亦给人同样的感觉。 求学与听雨一样,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各不相同的感受。对于久别校园的人再度步入这年轻的校园,重新坐到课前,回味那曾经的感受,定会心绪难平,感慨多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少年几度寒窗苦,昔日三番落榜还”,从往昔的挫折到今天的“喜讯”,从少年的寒窗苦读,到不惑之年的再度深造,诗人饱尝了求学之艰,之苦,也体会了其乐其甘。“喜讯”的传来虽说已是几度“斗转星移”鬓“染霜斑”之后,诗人无限枨触,不尽悲慨,笔端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尤其是文章的最后,诗人不无自嘲地写出了自己在不惑之年攻读研究生的“身衰力竭”,但自比廉颇,却暗含着无限的向上之力,“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四十岁再读研究生,比起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是有些晚。但经起年过半百的老人参加高考,沐矶现在读研还不能称迟。对于中年人来说,上有老人需要侍奉,下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抚养;做为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以有太多的事务需要料理。所有这一切哪一样不要沐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沐矶的双肩需要料起了家庭和事业的重担之时,他毅然地选择了读研---这样一条并不平坦又充满艰辛的路,足见其雄心壮志。最后用蒲松龄的对联与君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 2002-06-24 10:23:25xrsny

    如果非要我说,就是写的很有感悟阿!

请你品评: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