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线, 410,911访问量
二000年四月
春深芳草接天青,纷乱愁思满腹萦。早岁曾怀鸿鹄志,而今惟有燕雀情。乾坤梦寐匆匆逝,杯酒诗魂屡屡兴。惯看功名尘与土,好书相伴度余生。
不惑感怀 人生四十一枝花,家业兴旺成事业。无奈心路多憔悴,身影孤单空对月。
重读沐矶《不惑有感》有感 两年前,在沐矶先生《不惑有感》新鲜出炉时,有幸作为首批读者细细地读了此篇大作,当时对此诗通篇的伤感,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好书相伴度余生”不以为然,因为此时沐矶在事业上势头正健,作为老总的他公司营业额、效益以及企业形象可以用蒸蒸日上来概括,此后不久,又上了MBA,公司是全省系统的先进单位,本人是全省的先进个人,万事无忧。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愁啊苦啊的,还叫普通百姓活不?显然,这是“为赋新诗强作愁”的无病呻吟。当时,我专门为这首诗作了点评,狠狠地涮了他一把。 二年后重读这首诗,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看沐矶的公司,经营更旺,效益更好,人气更盛。但沐矶明显地消瘦了,可能是长期缺乏笑意(应酬时的笑不是真笑),以至脸部肌肉都僵硬了,所以即使真笑起来,牵动的肌肉也不会超过三块,所以与其说是笑,实际与哭区别也不大。这决不是因为业务所累,说句不能让他的上级领导看到的话,这点业务根本就用不了他精力的十分之一。现在我才理解了为什么他要将不惑定为余生了。 在常人看来,燕鸥情乃人间美好的情怀,沐矶也不例外,但让他更难割舍的更有“鸿鹄志”,鸿鹄的理想是在万里长空博击风雨,而决非猫在温暖的小巢里混日月。沐矶身陷支公司多年了,也许一直在等待着“不风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一天,的确,近年来,他领导的公司业绩早就一鸣惊人了,但他却不能一飞冲天,鸡栖凤凰埘,机遇总是与他擦肩而过,而这又不是他的意志所能扭转的。鸿鹄关进了鸟笼,参观的人再多,夸奖的人再多,对鸿鹄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期盼得不到实现,不惑之年,这种痛竟愈加让他无法忍受。历史不能逆转,现状不能改变,他只能拼命地折磨自己了。 沐矶,我们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沐兄: 其实我觉得你是被社会耽搁的一代,并不是你没有能力考上大学和做更高深的学问,不惑之年,你有许多的感慨,我们何尝不是?你的诗歌寄托着你的思绪和忧思,酒也好,烟也好,无非是一种无望的寄托,但最终在千丝万缕的伤感后你还是选择了书,书才是最好的。有它,你会好的,你的事业也不错的。也许,我们都追求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吧。
与吾兄结识于异域他乡,回程飞机上求得主页地址,现在想来机会无时不在。读罢长兄文章诗话,叹惜那段日子聊的太少,望有机会来宿,恭候。
读沐矶先生的这首诗,感到非常压抑。 40岁是人的中壮年时期,正是事业辉煌,朝气蓬勃的时候,有人说,男人40才开始,而沐矶先生却看透人生,看穿官场,看破功名亦属不易。虽然不知道先生是干什么的,40而称之为余生,其个中必有难言之隐。 不论如何,这首诗还是不错的,就是调子有点底,希望先生能够振作起来,把余生发挥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胜传) 用雀换鸥,不论是平仄还是典故,都比较恰当 令去岁对今朝你看怎么样?七律的3,4,5,6句要求对仗工整 顺便问一句,这里怎么见不到批评的声音? 长此以往则违背了斑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初衷了,,,
有点消极!生活固然很美好,但总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或者是人的心灵的某个死角都会存在了一些颓废,也许这正是人性和社会的共性吧!我感觉人生过程中也许需要一些颓废,这样他才能更加成熟!生命才更加精彩!
再读此诗方能感觉全诗意境深沉广远,语意超拔,寄托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了内心渴望一展襟袍的真情流露,此诗可以说是沐矶先生内心的一种自我排解,人生目标既坚定,又担忧。最后两句是诗人饱经人世沧桑之后的人生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去岁曾怀鸿鹄志,今朝惟有燕雀情。"年轻时的狷狂,激昂,历经世事的打磨,生活的责任,让人更加能体会到每一个真实存在的意义,燕雀情,在平凡的日子中体会到乐趣,难得,不看透又如何得?可见岁月刻下皱纹,也展开了“不惑”。
人生如梦……感慨是无奈吗?
你的大名
你的电子邮件地址
品评内容
验证码:
2002-03-17 08:22:57伊人
不惑感怀 人生四十一枝花,家业兴旺成事业。无奈心路多憔悴,身影孤单空对月。
2002-05-12 10:20:58宁箭
重读沐矶《不惑有感》有感 两年前,在沐矶先生《不惑有感》新鲜出炉时,有幸作为首批读者细细地读了此篇大作,当时对此诗通篇的伤感,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好书相伴度余生”不以为然,因为此时沐矶在事业上势头正健,作为老总的他公司营业额、效益以及企业形象可以用蒸蒸日上来概括,此后不久,又上了MBA,公司是全省系统的先进单位,本人是全省的先进个人,万事无忧。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愁啊苦啊的,还叫普通百姓活不?显然,这是“为赋新诗强作愁”的无病呻吟。当时,我专门为这首诗作了点评,狠狠地涮了他一把。 二年后重读这首诗,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看沐矶的公司,经营更旺,效益更好,人气更盛。但沐矶明显地消瘦了,可能是长期缺乏笑意(应酬时的笑不是真笑),以至脸部肌肉都僵硬了,所以即使真笑起来,牵动的肌肉也不会超过三块,所以与其说是笑,实际与哭区别也不大。这决不是因为业务所累,说句不能让他的上级领导看到的话,这点业务根本就用不了他精力的十分之一。现在我才理解了为什么他要将不惑定为余生了。 在常人看来,燕鸥情乃人间美好的情怀,沐矶也不例外,但让他更难割舍的更有“鸿鹄志”,鸿鹄的理想是在万里长空博击风雨,而决非猫在温暖的小巢里混日月。沐矶身陷支公司多年了,也许一直在等待着“不风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一天,的确,近年来,他领导的公司业绩早就一鸣惊人了,但他却不能一飞冲天,鸡栖凤凰埘,机遇总是与他擦肩而过,而这又不是他的意志所能扭转的。鸿鹄关进了鸟笼,参观的人再多,夸奖的人再多,对鸿鹄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期盼得不到实现,不惑之年,这种痛竟愈加让他无法忍受。历史不能逆转,现状不能改变,他只能拼命地折磨自己了。 沐矶,我们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2002-07-02 02:46:06美丽的霞9999
沐兄: 其实我觉得你是被社会耽搁的一代,并不是你没有能力考上大学和做更高深的学问,不惑之年,你有许多的感慨,我们何尝不是?你的诗歌寄托着你的思绪和忧思,酒也好,烟也好,无非是一种无望的寄托,但最终在千丝万缕的伤感后你还是选择了书,书才是最好的。有它,你会好的,你的事业也不错的。也许,我们都追求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吧。
2002-09-16 10:37:01朗月
与吾兄结识于异域他乡,回程飞机上求得主页地址,现在想来机会无时不在。读罢长兄文章诗话,叹惜那段日子聊的太少,望有机会来宿,恭候。
2002-10-08 09:20:21Id
读沐矶先生的这首诗,感到非常压抑。 40岁是人的中壮年时期,正是事业辉煌,朝气蓬勃的时候,有人说,男人40才开始,而沐矶先生却看透人生,看穿官场,看破功名亦属不易。虽然不知道先生是干什么的,40而称之为余生,其个中必有难言之隐。 不论如何,这首诗还是不错的,就是调子有点底,希望先生能够振作起来,把余生发挥好。
2002-10-25 10:04:49负手观天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胜传) 用雀换鸥,不论是平仄还是典故,都比较恰当 令去岁对今朝你看怎么样?七律的3,4,5,6句要求对仗工整 顺便问一句,这里怎么见不到批评的声音? 长此以往则违背了斑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初衷了,,,
2002-11-12 08:38:19子巍
有点消极!生活固然很美好,但总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或者是人的心灵的某个死角都会存在了一些颓废,也许这正是人性和社会的共性吧!我感觉人生过程中也许需要一些颓废,这样他才能更加成熟!生命才更加精彩!
2005-08-06 04:27:35liangzi
再读此诗方能感觉全诗意境深沉广远,语意超拔,寄托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了内心渴望一展襟袍的真情流露,此诗可以说是沐矶先生内心的一种自我排解,人生目标既坚定,又担忧。最后两句是诗人饱经人世沧桑之后的人生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2011-10-10 01:56:49范范
"去岁曾怀鸿鹄志,今朝惟有燕雀情。"年轻时的狷狂,激昂,历经世事的打磨,生活的责任,让人更加能体会到每一个真实存在的意义,燕雀情,在平凡的日子中体会到乐趣,难得,不看透又如何得?可见岁月刻下皱纹,也展开了“不惑”。
2014-03-06 03:35:25绚彩
人生如梦……感慨是无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