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01-06-10 09:44:25 浏览次数:13808
江城子
一九九六年一月
曾经牵手踏青游。
浅回眸,
俏含羞。
草长莺飞,
岸柳系归舟。
世上诸余难耐事,
人别后,
泪双流。
韶华已逝染霜头。
念思悠,
恨难休。
梦里惟求,
重续旧温柔。
纵使梦中如再见,
能忘却,
许多愁。
2002-02-28 03:26:41婴宁
天上的月缺映出了月圆,人间的遗憾成就了一代词人沐矶。 纵观沐矶词数篇,一言以蔽之: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不愿读,不敢读,卒不忍读,读了也无话可说,情如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是无法也毋需进言的。所幸逝去的一切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伤感并未演化成仇恨,声声断断也就具有了一份凄绝之美。此情可待空追忆,留得残荷听雨声,剩下的残山断水零落文字,也算是多情种子无奈人生中的一丝安慰吧。呆若木鸡也好,冷眼看人也罢,此恨绵绵无绝期,接着写下去,情长路更长。。。。。。
2002-06-20 08:18:04叔尼
很喜欢这首词!
2003-10-27 04:39:16乜孑
向来很喜欢江城子这个词牌名,以前读苏轼的江城子会禁不住泪眼婆娑,今日读沐矶所写之词仿佛又有同感. 虽说我岁数不大,也许并不能体会到先生所要表达的深沉含义,但我毕竟读了,既然读了就一定有自己的感受,我又不会躲避这个,我以我自己的眼光来看这首词,以我个人的理解来解读这首词想来也不是错,也许我和先生年龄相差太大,不能全部体会,但我也能认识到一些,我不是能说会道的那种,我就是想让沐矶先生知道有一个人也能够了解他一点,他的想法也有一个人认同
2004-08-11 04:29:31岩子
一种美好的回忆,一种爱的无奈,一种“人别后”的伤感;往昔的一幕一幕,伴随着作者一直到“韶华已逝染霜头”,也不曾忘怀。真是:爱的越深,伤的愈重;用情越真,其痛愈深。 这段情,这段爱,这段怨,这段恨;让人羡慕,让人嫉妒,让人怜惜,让人无法释怀。唉……,到底世间情为何物?谁又能说的清楚!
2009-02-01 11:38:49阿萌
此篇乃作者饱含悲愁、无限感伤的情思之作。自古文人心灵皆敏感脆弱,而情思之苦更令文人敏感脆弱之心灵如海水般波澜起伏,将这种心灵之感凝于笔端,便可生出许多佳作。个人感觉,作者此词之亮点在于并非年少轻狂时火热浓情的展现(若真这样写,便显得矫情、肤浅了),而是“韶华已逝鬓霜头”时对昔日情愫的追思,如此更显情深意切,还饱含了些厚重、沧桑之感。文中有两点极致之处,一为牵手共游佳景时那种羞涩的美好(此处并未直接刻画人物的相貌,却以“低回眸、俏含羞”的朦胧手法展现了“意中人”的美丽),可谓温情至极;一为分别后无限思念泪流不止只盼梦里再见的悲愁(此处的“纵使梦魂虚再现”当为佳句,读之令人哀叹世事无常、有情人不能长相思守),可谓伤感至极。我想,此词不仅令读者读之心伤,也定会勾起有同感的读者对自己情感生活的追忆,无论美好还是悲伤,都令人无限感慨。
2011-01-28 03:23:16丝路军使
很喜欢这首词。词的上阕,春光下,一对青年情侣结伴春游,情景入心入画,不由得想起自己年少往事,而这样令人羡慕的美景美事却没有美好的结果,令人不由得想起造化弄人这句话。人到中年,只能惟求梦中现。个人认为,“纵使梦魂虚再现”这句中的“虚”字能换掉更有意境些,此句整体都在表达虚的意境,不须言明。班门弄斧之言,沐矶先生莫怪。
2013-07-21 01:47:54枫叶飘飘
对一个人真正的思念会达到:念无休,思无休,幽梦南柯魂被偷。
2013-08-14 01:19:47暮暮念
韶华已逝鬓霜头。 念思悠, 恨难休。 梦里惟求, 重续旧温柔。 感叹世间情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