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08-03-28 00:16:51 浏览次数:11513
蓦山溪
2008年3月
寒冬褪去,
大地春来早。
万物渐复苏,
柳芽黄,
平芜嫩草。
烟波浩荡,
鸥鹭戏长空,
云帆尽,
天际远,
蔼雾青山绕。
春光虽好,
郁闷常难表。
漂泊度流年,
寄他乡,
何时是了?
几回新月,
偏绚向离人,
魂欲断,
愁易醉,
却更添烦恼。
2008-03-29 12:29:55大洲
上阕直白写春光,是本色风景 下阕雅训抒春情,皆幽曲隐衷
2008-03-31 01:45:10如莲
很喜欢沐矶先生的诗词,淡淡的意境,淡淡的韵味,淡淡的情怀,淡淡的忧伤---
2008-04-09 03:14:29波上清风
寄他乡, 何时是了?
2009-02-01 11:11:56阿萌
这又是沐矶先生的一首运用“比兴之法”的作品。上半写景,下半抒情,然而景是美景,情却非好情,二者对比,尽显感慨人生之深意。严冬消逝,春意盎然,近有花草复苏,远有云帆飘移,上有展翅飞鸟,下有雾绕青山,好一幅国画美景!其实优秀的诗词作品和美术作品一样,也讲究色彩的运用,作者的这幅“文字美图”正是如此,芽黄,草绿,鸟白,天蓝,山青,水碧……可谓绚丽多彩,组成一番和谐之美。所以说高明的诗词作者亦如出色的画家一般,笔下可生出许多美图,只是画为实,文为虚,令人更能无限遐想也。但是,这幅美图却并未使作者心旷神怡沉醉其中,相反却是生出许多忧郁凄楚,却是为何?只因自然环境虽好,社会环境却糟;身外虽是暖春,心内却依旧是寒冬。可叹景虽美,人却漂泊异乡,孤独寂寥,远离家人,又无好友,一番悲愁寂寞滋味无处诉说,而且这“发配”之苦又不知何日才可终结,怎能不让人郁闷呢?读到此处我不禁想起古时有多少文人雅士才子清官遭遇人生挫折,或被贬谪僻壤,或被发配边疆,诸如唐之韩文公柳河东、宋之苏学士陆放翁,皆有过此种遭遇此种悲愁。古今文人心境皆同,所以作者与这些前辈大师皆用生花妙笔抒发胸中积郁。不过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文人更令人钦佩和同情,文人也能写出更多的传世佳作。作者的这首词虽是诉说哀愁,却并非大悲大苦,只因真正的文人永远不会屈服于社会现实的不公,历尽磨难之后,其人其作皆能更上一层楼!
2009-02-01 11:13:36大洲
上阕直白写春光,是本色风景 下阕雅训抒春情,皆幽曲隐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