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矶 发表于 2008-03-04 21:21:20 浏览次数:11854 御街行

2008年2月

长空漫舞鹅毛雪,
白皑皑,
寒风烈。
莽原千里裹银装,
天地浑然衔接。
山川覆盖,
江湖冷落,
遍野遗粮绝。

严冬易起愁肠结,
琼液满,
执樽切。
梦回携手沐春风,
踏破花前明月。
飘零客寄,
炎凉冷暖,
堪与谁人说。

 

网友品评:

  1. 2008-03-05 07:20:43Bbbk

    寒从词生,愁结回肠,江湖冷落,寄客炎凉。

  2. 2008-03-05 11:21:09大洲

    上半阕,疑似为今年雪灾写照。下半阕,才知是怀旧情抒失意。写雪景大开大合,雪大冰寒,有肌肤之冷。写情意细柔曲幽,情深意沉,似感同身受。

  3. 2008-08-14 07:06:05小窗夜雪

    雪野茫茫意孤绝 ——沐矶《御街行》赏析 铿锵婉转,抑扬顿挫,千转百回,心意孤绝。是读这首词的感觉。 开篇即是漫天大雪,仿佛一只孤鹰飞过雪原的感觉:白的雪,白的炫目。冷的雪,冷彻骨髓。茫茫雪野,大笔大笔的渲染,不仅染出了气势,也染出了太虚一片浑然。大写意的笔锋一转,落在山川上,山川被覆盖了。又转到江湖上,“江湖冷落,遍野遗粮绝。”这句好象还在延续铺陈写景,实则以一个典故收句,成就了上半阕的词胆。这个典故就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生性孤高,以一个朝代的背景走入另一个朝代,尝尽了异乡任职的孤独,也倍受统治者的猜忌与打击。政治上的冷落造就诗词上的繁荣,写有《沁园春.雁》,其中有“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句,诗人托物言志,借此表达世事维艰、莫恋红尘、归隐田园的思想。沐矶先生的“江湖冷落,遍野遗粮绝”,当由此化来。不一样的时代,一样险恶的江湖,遗粮已绝,更无可留恋之处,唯一所求的,仍是归去来兮。 上阕定下了萧索的基调,下阕很自然的抒发凄凉情怀。冷酷的现实,令人愁肠百结,自斟自饮,借酒浇愁愁更愁。愁重了,人反而容易进入一种幻觉,“梦回携手沐春风,轻踏花前明月”:梦回从前,轻牵爱人素手共赏春风的日子,是多么惬意美好。花前月下,漫走浅笑,人生最大浪漫,莫过如此。落花似梦月无声。一梦醒来,却是另一种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春天风里的那一次携手,花前月下的那一次轻踏,是冷酷人生中最柔软与唯美的时光吧,每一次暖暖的梦回,更反衬出现实的凄清。严冬更酷,酒意更浓。飘零异乡身为客的日子,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又与谁说呢? 终究是,意难平。

  4. 2009-02-05 08:43:28三分天下

    沐矶先生《御街行》赏析—— 作者:阿萌 寒冬飞雪,乃古今文人笔下之常物。自古写雪之文约有三类意境:一为雅兴,因为白雪色之纯、舞之雅,实是美哉。都云“秋饮菊花酒,冬吟白雪诗”乃季节时最雅之闲情逸致,沐矶先生也曾写过《赏雪畅饮》,便是此类;一为咏志,如大家所熟知的毛泽东所作《沁园春•雪》,这首当属以雪咏志诗词中最有气魄之作;一为悲情,白雪虽美虽雅,但也寒冷、苍茫,大多遭逢坎坷或孤苦飘零之人,面对茫茫大雪,皆会顿生悲切之感。沐矶先生这首《御街行》便属此类。 词之前半部,尽写雪之大:舞苍天,铺大地,盖山川,千里银装,万物苍茫。我以为,此处当为伏笔,为后半部悲愁心结作为铺垫,喻之心境也如被大雪覆盖之天地一般。雪乃极寒之物,然世间(江湖)亦冷,于是作者便生出“江湖冷落,遍野遗粮绝”之句,又引出青丘子之典故。青丘子高启,乃明之文士、江南人杰,才华横溢,孤傲清高,喜自然逍遥洒脱,厌俗世虚伪丑恶,然真性情者,世难容,高启最终遭逢大难,盛年早亡,结局凄惨,令人悲叹不已。高启一生,如寂寥孤雁、无限凄凉,其作《沁园春•雁》中有“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尤在田”之句。其实叹“江湖冷落”,古今一理,作者书《御街行》时想必也和前辈文人心境相通,对前人之孤寂悲凉深有感触。 词作下半部尽写心境如雪之“寒”:严冬时节,生出几多惆怅;流落异乡,只能独醉解忧;美好惬意,竟在午夜梦回;花前月下,不知何时再有?!一番愁绪涌云头,谁人可懂?又向谁人诉?!看到此处,不由想起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同是大雪纷飞,同是流落异乡,同是孤寂独饮,同是一腔悲愤,同是梦回温馨,同是江湖冷落心意寒!自古江湖(江湖可是“人世”,亦可是“人心”)纷乱、充满太多残酷与无奈,多少才子文人或豪杰侠客,或被江湖吞噬,或退隐江湖,但谁都无法改变江湖,就如同严冬总会来临,雪依旧会下……

请你品评: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