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 写于 2007年06月19日 06:17:03 浏览次数:6730 文字与我

  自视不敢言读书的,怕辱没了这个字眼,在别人看来不学无术的我是不配谈读书的。读书需要好的心境,宽裕的时间,如饥似渴的劲头,真正的读书人一天无书会寝食难安,得良书如益友,大有生吞活剥之势,不知朝晚忘乎饥渴,那种物我两忘一气呵成的感觉,与自己只是一切酬唱之余寂寞时间的打发,原是娱乐文化的本色,实属风马牛之势,所以自己并不曾读书。   

算起来我与文字应该有点渊源,先是就读中文,继之在文化部门工作,虽然社会上广泛流传“劳动局不劳动,人事局不干人事,文化局没有文化”毕竟还是沾了个文化的边儿。      

最近单位资料室要上图书,文学的那块由我把关,翻及世界名著,中国当代近代现代的文学作品都还面恍,原是翻过的,现在又都还给了作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还公平。别人谈及有个大约轮廓,深究起来却不确凿,也自我解嘲,我一家庭妇女懂什么?暗自思忖,能够调侃自己说明还不气馁,有朝一日连此勇气也丧失了,那才是坐实的悲哀。   

骨子里还是喜欢小说,不喜欢散文、诗歌、戏剧类,可能性格使然,比较宽泛的心态面对社会上光怪陆离林林总总的人与事,很少能让自己愤事疾俗,那种诗歌里特有的激情韵律、跳跃思维、修饰语言,戏剧里情节的巧合文学的夸张总是喜欢不起来,散文还差强人意,只是自己语言里程式化的氛围太浓,总是兴叹、唏嘘再三而望及项背。      

看小说应该是最上乘的享受,记得是在小学阶段,爸妈就职的医院离一所中学不远,而那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和爸爸相熟,每每假期或者礼拜天,我们爷俩一起迈出院门穿过杨柳成荫的马路,斜挎军用书包的我扎俩羊角辫,蝴蝶结伸展着翅膀一路起舞,已及肩的我或搀或攀地围着爸爸笑闹不休。一般是挑回三、五本自己爱看的书籍,下个礼拜日还回,再借。如果是碰巧管理员发薪日还是能多带回的。那时认字并不多,书籍也多是战斗故事或者浅显的少年读物,连蒙带猜加查字典也就看个六、七,《红楼梦》倒是那时初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欧阳海之歌》《西游记》等也囫囵吞枣走个过场。   

文学巨著都是在上大学期间被老师逼着走马观花的,记得每次课毕,老师总要列出一长串必读书籍,做为作业,甚至下次上课前还需检查方能过关。中国的还好对付,尤其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特长,又不擅长做笔记,总是张冠李戴,虽然自己长得还算周正老师却很少施以青眼。那时的男孩子爱喝酒、吹牛、打球、谈恋爱,女孩子唱歌、跳舞、买新衣服、约会,都是快乐的事情啊!那时的我留着一头三口百惠式的短发,爱穿一浅藕色布拉吉,一尺六的小腰约束的周周正正,喜欢拿一羽毛球拍在校园里蹦来跳去,少不经事的青葱岁月啊,明亮又伤感。   

后来毕业分配工作后,单位有个大阅览室,毫不夸张地说可以囊括社会上发行广质量上乘的所有杂志,小说、戏剧、散文、美术、摄影,应有尽有,真是如鱼得水啊,每天下班高高扎一马尾巴着白色衬衣黑色背带长裙的我,就满满登登地抱一摞的杂志,穿过画廊跨过小圆门马尾巴一摇一摆地回到家,或坐或躺,一本本地翻来,饭是喜欢吃却不喜欢做的,那时LG还在政府上班,工作特别忙,因我比他年小也处处包容娇宠,他对我妈承诺,“冬天怕你女儿冻着,我做饭;夏天怕你女儿热着,我做饭;春秋天不冷不热,正好我做饭。”在LG的宠爱下就那么没心没肺地狠狠地娱乐了文学一把。     

最爱看的杂志要数《十月》《钟山》《芙蓉》《花城》《中国作家》《外国文学》等,尤其《长(中、短)篇小说选刊》,是每期必读的,里面的作品都是在上述各杂志中筛选出来的,无论从内容主题、语言修辞、间架结构都属上乘之品。就内容而言喜欢那种把主人翁的命运融入社会大背景中,随着世事沧桑变迁而漂浮沉沦的写实作品,不爱看没有时代背景不谈环境人际关系,只有一对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女卿卿我我的轻飘飘的言情作品。论篇幅较喜欢中篇,长篇大论要理清作者思路理顺人物关系及事件的来龙去脉,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短篇呢却太过笼统仓促,一般人物塑造骨肉还未丰润就濒临尾声。就语言喜欢平实、简洁、睿智、言之有物、娓娓道来的风格,细致的心理刻画,微妙微俏的细节描写犹为欣赏。   

再后来为人母,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穿梭在高高飘摇的万国旗中,躬耕于烟熏火燎的厨房之间,夕日的公主变成了坐稳了的奴婢,那少得可怜的一点文字爱好 ,被挤兑得无立锥之地,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及至今日,习惯了逛超市、商场、美容、健身场所的我,在工作家务之余已很难静下心看书,几千字的文章也要看上十天半月的,随拿随丢,并不急于知道结尾和主人翁的命运如何,那种疲惫与懒散已经根植于骨髓中。虽然我拥有上乘的书房,整壁的藏书,诗、词、曲、童话、寓言,古今中外名著,戏剧、杂文、传记,词、句、中英等工具书一应齐全,也只是束之高阁留作附庸风雅之物,以待观赏,所幸还不是无字书,留待今后坐在摇椅上慢慢摇吧。   

名为灌水实则是对自己宽恕起来,兴来潮起,兴去潮落,不拘泥于章法句读,也不必潜心思虑,呼之即出一吐为快,郁结心中的块垒慢慢消融,在相熟的朋友们的唱和中自己也就快乐起来。      

难得我如此正襟危坐码此周武郑王的文字。都言爱回忆的人已经有了老的征兆,所以白天还得到商场买衣服去,晚上依然去健身房练瑜珈、去飚歌房K歌去。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