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耀卿 写于 2007年05月01日 10:41:07 浏览次数:6690 卸任莫失落 坦然以待之
写下这个题目,心情是很沉重的。做组织工作近十年,每遇县乡班子换届,领导总让我写新老班子集体谈话、或见面会上的讲话稿,其中必然要写如何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问题,每写一次,心里的沉重感就增加一次,总想着会有人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实话,长期当领导的一旦不当了,心中一点失落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常理的。从自然界来说,起伏越大,落差越大;从社会形态来说,越是等级社会、差别社会,造成失落、感到失落的人就越多;从人本身来说,患得患失心思越重的人,越容易产生失落感。失落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轻者心理不平衡,落落寡合、闷闷不乐、自责焦虑;重者彷徨痛苦、嫉妒愤懑、失魂落魄、苦不堪言。 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有平川阔野,亦有峻岭深渊;有和风细雨,亦有暴风骤雨;有生态平衡,亦有演化变迁。人的一生,是面临各种挑战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里危机。领导者卸任,是领导者必须经历的一道“坎”,古人尚有“回首十年风雨行,千言纵有话难成。如今卸任伤离别,不舍邳州一片情。”的感慨,又何况今人呢!可以说,失落或感到失落是情理之中,它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其程度强弱、或轻或重就因人而异了。因此,有了失落感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它、应对它。如果一个人经过“失落”这一特殊阶段,经过思索、抉择和努力,重新振作,焕发勇气,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也就有了新的提高。据说丘吉尔是在他的政治生涯遇到挫折时拿起画笔的。1945年7月,纳粹德国投降后不久,保守党在当年的英国国内大选中败于工党,当时正参加“三巨头”波茨坦会议的丘吉尔不得不黯然退出会议。这个打击对于丘吉尔来说是致命的。几乎是在绝望之中,他拿起了画笔,以作画排遣自己心中的失落。历史学家说:“是绘画拯救了丘吉尔,是油画让他感受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对于一个步入中年的人来说,生命的热情逐渐冷却,最怕受到打击,最怕因此带来英雄迟暮的心情。心理学家分析,一个人的老去,是从心开始老的。如果一个人在生理上有衰老的迹象,只要心态年轻,他就不能算是一位老人。丘吉尔从作画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失落、垂暮的心态重新变得年轻起来,整个人更加振奋,终于在绘画领域有所成就。“风物长宜放眼量。”消解失落感,需要理智地思索失落,冷静地面对现实,像邱吉尔那样寻找新的“补偿目标”,从中寻取新的前进动力,多做一些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努力使自己充实起来,让充实的生活驱走失落感,从中学会寻求新的平衡。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在人的一生当中,没有一个平衡的心态,就可能看这不顺眼,看那不习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同事提升得比自己快了,不服气,他凭什么?哪一点比我强?人家年龄明明比自己大,却仍留在领导岗位上,为啥?他不就有关系吗?看人家腰包鼓了,心理不平衡,我一天到晚忙活,钱不多拿,何苦?于是索贿受贿,越干越胆大,最后东窗事发,进了监狱,心理还是不平衡:别人也干这种事,为什么偏偏我倒霉?“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受公还欲为帝,为帝则求长生。”这种人是永远找不到平衡点的,从而也就会永远在那里“失落”。 学会寻求新的平衡,首先是要学会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实际上是要在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因为眼光过高又力不能及而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可以说,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名不可虚受,利不可苟得”。只有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与短,得与失,成与败,才能真正当明白人,做明白事,掌控自己的心情,主宰自己的命运。 其次是要加强学习,提升境界,开阔视野,放宽胸怀。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有多大本事、多深学问、多高品质、多少贡献,应当客观地认识,不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应当辨证地认识进退得失,把官位、权力、荣誉看淡一些。一位我非常崇拜的老领导曾给我讲: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官”吗?就是一张纸、两分钟、三句话。真是一语重的,为此,我兴奋了好几天。面对失落,如果我们能以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既要勇于争取,还要善于放弃,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在幸运面前常怀忧患意识,在失意中寻找解脱之法;顺其自然,在顺应中求得把握;宽怀处世,在宽怀中获得坚韧;承受命运的不幸,在承受中赢得感受和超脱;“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就不会欣喜若狂,或失意彷徨。它不是消极的回避,无为的等待,也不是看破红尘,甘于沉沦,它是远离名利、远离喧嚣的一种坦然自若,是在遭受挫折时、抑或是在卸任时仍能与花相悦的一份从容淡定,自然也就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份悠然自得了。 写了这些,若能使卸任的领导者们,从中找回些许心理平衡,消解些许心中的失落感,笔者就叩谢了。吾也做了一件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之大事。 陕西省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