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舟 写于 2009年12月06日 09:22:50 浏览次数:7713 初赏沐矶诗词

徐景洲抽出一叠新打印好的沐矶诗词递给我,我不经意地溜了一眼。嘿,好家伙!用典怪多哩!我不敢侧目了。 《而立感怀》:“人生命运叹蹉跎,步入中年世事多。击水会当三万里,时催励志搏长河。”挺顺溜的,平仄谐调,朗朗上口。细加品味,竟有含英咀华之感。这是三十岁人踌躇满志的宣战书,一派劈波斩浪,鹰击长空的壮志豪情,不愧是男子汉!再看《三峡游感》:“巫江水浊奔腾激,薄雾迷山笼翠堤。何处传来白鸥叫,不闻当日老猿啼。”诗人是站在船头观看一泻千里的江水奔腾呼叫,湍急飞花,江面上白鸥翔集,两岸绿草如茵,青山似黛,簿雾笼山的自然景观,昭示着生活的宁静。也许千余年来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只能听到江鸥的鸣叫,再也不会听到李白当年笔下的猿啼了。所以说,这首诗写得入情入理令人折服,前后照应得很协调,呈现出情景交融的画面。我正在击节吟哦,沐矶回来了。徐景洲介绍说这诗就是他写的,我们又一次握手。沐矶很谦恭,说了一些客气话。为怕耽误他办公,我揣起他的大作告辞而去。一路上我在想:受西楚文化孕育的邳州大地,真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深藏不露的高手还不知多少呢!沐矶其人也未见崭露头角,乍见其诗其词竟是这样咄咄逼人,确实是后生可畏型的饱学之士。回到家中,我正襟危坐重新赏析他的作品《登武夷山》:“六月武夷如画屏,碧波竹筏泛中行。谁言阳朔甲天下?怎比闽瓯山水情。”武夷山是静止的,武夷山下的生活气息可是沸腾的。“碧波竹筏”是武夷山下穿梭忙碌的盎然生机。诗人捕捉到这诗情画意,恰如人在画中行,悦目赏心,觉得比阳朔还美,美在这个“情”字上,贴切得很,是首好诗。
我很欣赏沐矶先生所填的词,猜想他肯定受过名人指点,而本人又具有很高的悟性,方才能融会贯通。我见到的这三首词都是《江城子》。沐矶先生也说他填《江城子》比较得心应手,看来是应用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沐矶先生文字功底很厚实,思维很敏捷,想象很丰富,能放得开。
设境,言情,一气流转,读来觉得自然而深厚。其中可圈可点的佳句很多。如:“梦里惟求,重续旧温柔”、“月誓香盟、风里任随飘。”举其中三首中的一首为例吧:“古桃叶渡雨初收。草枯蹂,冷清秋。折尽垂杨,难遣内心惆。几次偷擦洇袖泪,痴望断,远帆舟。楼空人去院庭幽。月如钩,怎堪忧。醉眼扶墙,独自倚寒楼。邻里哀筝肠断处,同样恨,两般愁。”字凝语炼,结构缜密,音韵也觉谐美。好一个“醉眼扶墙”,这是生活洗炼后的结晶,诚为难得。这三首词主题都是伤情惜往悲苍寥落之词。谁能料到沐矶先生竟会填出这种细腻缠绵的哀婉凄凉之词。我只期望沐矶先生腾挪跌宕之笔,今后能多写出富有阳刚之气、超妙深隽的佳作来。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