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川 写于 2003年04月15日 07:45:17 浏览次数: 6689 沐矶的诗,徘徊中求进取

沐矶的诗,徘徊中求进取 当走出先生词的氛围,漫步在先生诗的世界时,飘来的似乎依然是感叹和浓浓的怎么也抹不掉的忧伤,可是驻足凝望这二十四首诗时,嗅出的却是一种潜在诗里充满奋进的气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从诗里喷发出来,让读者不敢藐视这股孕育在诗里的勃勃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完完全全的融进先生的诗里,展示先生已逝的曲曲折折的人生经历,这就是“徘徊中求进取。”沿着先生的“诗”路一直走下去,先生的诗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清新、锤炼和无丝毫矫揉造作的文字,体现作者对文学创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的创作作风。 例如一组寄情于山水的山水诗,如《登五夷山》“六月武夷如画屏,碧波竹筏泛中行.谁言阳朔甲天下?怎比闽瓯山水情。”《三峡游感》“巫峡水浊奔腾急,薄雾笼山翠绿堤。何处传来白鸥叫,不闻当日老猿啼。”以及《九华山记》“迭起群峦抱九华,融合道佛似亲家,云蒸雾绕胜仙境,天台峰碧托紫霞。” 《过黄土高原》“跃上高塬数百旋,壑深无底手摸天。谷黄枣紫红粱茂,远眺柴松云际边。”还有描写异域风情的《阿穆尔海岸》《湄南河上》,每首山水诗,我们都能从先生用心锤炼但又朴实无华、清清爽爽的文字里,感受到祖国山河的优美壮观及迷人的异域风光,体察到作者在疲惫不堪、心无所托时,把自己放之山水,放之于景,想要超脱于世,求得解脱的心境。这些诗句好似地球上最新鲜的绿色声音,让我们置身于清新自然的山野中,不但清凉舒爽、且压力全消。此时,我真真体会到了先生卷首语中引用陶翁的《饮酒》一诗的用意了。先生在忙忙碌碌的工作、生活中,肩负着一般人不易挑起的重担,累了,付出了,同样也成功了、得到了,但身心却已疲惫了,所以走出来,看看山和水,轻轻松松写诗话山水,以求短暂的轻松。他写的诗和他的事业一样是成功,这些诗句简直是美不胜收、意味深远。字字句句都刻着先生对文字用心的考究和锤炼,字字句句都把读者带进诗的意境里去。以至无意于从他的诗里走出来。 二是先生有的诗同词一脉相承,共同展示人间情感悲剧,展现悲怆与美丽交融的情感世界。 如七绝《凤凰楼》“今生魂系凤凰楼,昨夜长风送冷秋。独数寒星身憔悴,为伊苦痛泪横流”七绝《无题》“体态轻盈心地柔,两情相依又何求。今生无缘常相守,泪湿青衫恨不休”读着先生的诗,自然想起先生的词,人去了,楼空了,庭院荒了,今非昔比之时,她的温柔,她的体贴,她的善解人意,都成了抹不掉的回忆。词写了,诗也写了,虽然“今生无缘常相守,泪湿青衫恨不休”但却依旧“今生魂系凤凰楼”,让人想起词句“细语轻言新旧事,心互应,意相同” “牵挂酒醒仍难忘,今世里,思无穷”“念思悠,梦里惟求,重续旧温柔,纵使梦魂虚实现,能忘却,许多愁。”“见也难,忘更难”所以此时我们已不难看出诗和词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把人间最美丽的情感悲剧谱写得真真切切,感人肺腑。同时,那些雅致、清新、带着感伤的诗句,又再次让读者领略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子。 另外,还有一组诗,如《黄梅夜雨》“黄梅夜半暑难消,蚊咬蛙鸣气闷潮。遥想天涯孤旅者,共听细雨打芭蕉” 《秋夜》“星稀月朗映寒庭,蝉叫虫吟唱和声。醉卧悲思难入梦,旧词漫览酒初醒”这两首诗借季节的变化,分明表达了一样的主题——-情也悠悠,恨也悠悠,真情难忘。 三是先生的诗在徘徊,在感叹人生之时,唱响了他不懈追求的人生主旋律。 首先,作为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诗人,时代诸多的变迁,让我们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更是削夺了我们许美好的希望和追求,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中年。在一般人眼里,这些除了在茶余饭后感叹一番外,便一如既往的、昏昏噩噩的生活。但,作为一个敏感的诗人,在洞察这一时期人们的苦闷与彷徨后,便用自己准确、干练的文字写下了这些苦闷和感叹。如杂诗《闹 年》“闹年闹年闹新年,儿时哭要压岁钱。家境贫寒锅难揭,怜子咬牙给半元。如今岁月非从前,往昔回味泪水涟。幼童无知嬉戏闹,为子积蓄思周全。”及《过 年》“爆竹声中添一岁,人过不惑身心累。生存空间日渐小,未来不知何滋味。”在这些朴实的诗句里,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担心,也想探究诗人为何刚迈入中年就无端生出“生存空间日渐小,未来不知何滋味”的感叹?这些感叹一直困扰着诗人,所以,在马年最后一天,当他领导下的日益红火的公司的同事都欢天喜地回家过年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在公司里写下一篇随感《又要过年了》,述说着他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肩负的重任。让我们顿悟,先生不仅是一个合格的诗人,而且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公司老总,所以,作为领导,他不易,因为硬是在短短的几年间,把摇摇欲坠,负债累累的公司,搞得与日俱增,天天向上,这在常人眼里,先生该知足了,当在先生的眼里那些成绩凝聚着自己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血汗,于是乎把对人生的感慨,把常人看不见的忧愁写进了他的诗,融进了他的生命里。因而,我们不能仅仅给先生下个“悲情诗人”的定义,其实“徘徊中求进取”,才是先生一生的追求。七律《 读研究生》“迈入南京大学园,一时酸楚涌心田。少年几度寒窗苦,昔日三番落榜还。斗转星移传喜讯,身衰力竭染霜斑。欣看学子风华茂,愧如廉颇记不全。”这首诗应该是先生读研迈进到南京大学时的感慨,虽然诗里有太多让人伤感的诗句,但,先生毕竟跨进了大门,并且也在刻苦的学习,以求上进,这无疑是一个人求进取,求发展的象征,再看一首《而立感怀》“人生命运叹蹉跎,步入中年世事多。击水会当三万里, 余生几次搏长河?”感叹归感叹,即便是前途坎坷,充满荆棘,但仍然阻挡不了先生“搏长河”的愿望。所以,我们在看到叹人生的诗人沐矶的时候,同样也从以上的诗里和他2003年1月的《竞聘演讲》中看到了一个不懈追求、永不放弃、热爱事业,矛盾中求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的沐矶先生的形象。只是在诗人和领导交相辉映时,沐矶又多了一份诗人的忧郁气质而已。 所以,诗人沐矶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温情、忧郁、感伤,他更了解人的本质,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他喜好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内在的活力使他比别人快乐得多;他高兴观察宇宙现象中的相似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在没有找到他们的地方自己去创造。他还有一种气质,比别人更容易被不在眼前的事物所感动,仿佛这些事物都在他眼前似的。所以,比常人多了许多感受和感知,也就多了几分犹豫。 因而,我们说沐矶先生的诗是徘徊中求进取。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