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写于 2011年09月02日 06:09:43 浏览次数: 18006 著一字则境界全出(上篇)

著一字则境界全出(上篇) 

 

                                       

                                              文/吕先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矣。】
  

    这一则(词话第7则)的知名度仅次于“三种境界”,最为我所喜爱,为了搜寻类似的秀句和炼字,我拓展阅读了大量的诗词,有意栽花花亦发,使我收获匪浅。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首词的出处:  
  “红杏枝头春意闹”,出自宋祁《玉楼春》:
  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这首《玉楼春》写得极为轻快明朗,热烈生动,尤其一个画龙点睛,把料峭春寒中的盎然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本为耳闻,然把枝头红杏缤纷之态写得极为传神。全词清新流畅,如画之景似在眼前。三分春色,一闹即成十分。
  
  “云破月来花弄月”,出自张先的《天仙子》
  
  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
  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由于作者长于炼句,精雕细琢,使本词所写春天夜景颇有新意。一个字写活了月下之极好的突出了花顾影自怜的娇媚之态。全词意韵连绵,意境深切动人。字笔让全词豁然间境界全开诚为千古绝句也

 

     

    冯友兰说:所谓意境,正是如那两个字提示的那样,有意又有境。境是客观的情况,意是对客观情况的理解和情感——如果只写红杏枝头月下花影,那就是有境而无意,字和字把意点出来了,这才出来了意境,这就成为这件艺术作品和它的作者的意境。

 

 

   

    读过此则,第一个蹦出我脑海的就是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用一个形容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用王国维的话说,真是著一“绿”字而境界全出矣!

 

在词话的第21则,王国维拈出欧阳修词中的“绿杨楼外出秋千”,只说了四个字:“欧语尤工”,未作具体评述,但引用了北宋词人晁无咎的评论“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要皆绝妙。然只一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

 

   

   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的确用得极妙。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一个“出”字使这幽美的景色透出盎然的生

 

 

 

  (能搜寻到的《人间词话》中的意境字眼好像只有这些了,后缀上了自己的胡评乱点,大胆,无知者无畏。欲知更多的佳词名句秀字,请看下篇分解。)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