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康 写于 2009年08月29日 02:45:42 浏览次数: 7552 沐矶诗词——如画的真爱!
沐矶先生结集出版了《沐矶诗文集》,对其中的诗词,作者既注重意境美的提炼,又注重情感的深入挖掘,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绝美的中国画。作品风格婉约,带有前人李商隐、温庭筠、李清照、柳永等人的痕迹。
先说诗。“平芜沉寂静,月上柳梢头。万户欢团聚,离人独倚楼。”《中秋》一诗的意境杂糅了唐宋多位大家的风韵,把团圆之时思念心上人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了,也能看出作者对古典文学善于吸收利用。又如《赏梅》:“大雪无人迹,风寒旷野空。村前梅树上,昨夜绽新红。”你是否又找到了哪位大家的影子?一个“绽”字,早已让我忘却文字,在心海中幻化成了傲雪凌霜、悄然开放的腊梅。沐矶先生情感细腻,对诗意的把握往往深入心灵底层,“离愁别恨”贯穿于整本作品。“河边古柳吐新丝,倚树佳人立几时。秋水望穿何不见,春光只恨暮帆迟。”这首爱情诗含蓄而朦胧,把女子望断青春、苦待心上人归来的思绪置于“河边”、“古柳”等物,曼妙的情愫羞煞现如今满大街赤裸裸的“男欢女爱”。
再说词。四首《江城子》已然见证了作者填词的技巧。形式和情感互为映衬,把唐宋遗风转接到当代,再现一个为情感羁绊的词人形象。你听,“韶华已逝染霜头。念思悠,恨难休”,“楼空人去院庭幽。月如钩,怎堪忧”,“五更独步上寒桥。水吞礁,小船摇”,“人间何故阻从容。恨春风,了无踪”。表面脆弱,实际坚贞的爱,总是被雨打浮萍,被各种各样的因素阻隔,惟有落寞、思念、愁怅百结。细腻委婉的情感缘于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在乎,在于对完美的追求。现如今,爱情诗泛滥,价值观倾斜,对照沐矶词作,千山阻隔、望月思念、心潮涟漪、肝肠寸断……这才是真爱啊。
不管诗或词,我原想建议沐矶找个画坛知音,给作品配以丹青,也许会更吸引读者,更形象可感。转又一想,作品中那么多寄托深情的意象,即使画出来也会挂一漏万,不可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而爱恨情愁,其中滋味难解,又怎么能轻易戳破呢?就让读者循着沐矶的文字,在心中为自己的年华展现一幅爱的画卷吧。让真爱回归古典、回归真实、回归缱绻。
浙江 韩永康
200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