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两句友情墨宝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30 03:03:59, 来自202.198.25.161 云梦

先生好!
这里好热闹啊,不少陌生的名字告诉我,我与草庐真的是久违了。每天忙碌地奔波着,肩上的责任与义务,以及不甘人后的心性,常让我感觉身心俱疲,而来到先生这里,听着悠扬的音乐,心情顿时好了许多。也愿先生永远与快乐幸福常伴。

  • 站长回复: 谢谢先生!!
  • 2003年07月04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30 11:40:40, 来自61.147.15.77 单眼皮猫


李碧华大家不陌生,《秦俑》,《霸王别姬》,《胭脂扣》,《诱僧》……她写了不少好的电影作品,她是一个颇有些智慧的女人,一个现实主义者。她的书给我的感觉视角独特,情感丰富,言简意赅,却太仓促,来不及的一切都结束了,可能都是人家约的稿子,赶时间,来不及更深一点去想去挖掘,来不及吧!
看了一些就不看了,还是苛刻地想去欣赏用十年八年的才华和心力写成的东西,如《红楼梦》那种精妙叫人荡气回肠,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几乎忘记李碧华。
前些日子在CHICAGO的CHINATOWN买了一点香港97回归前出版的书,里面有一本李碧华的,写中国的民运,当然不可能在国内出版的一本,秉承她的风格,利落,清晰,真诚,写得非常不错。对于书本身,我不好多说什么,我只想说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行的一个齿轮。虽然卑微但也不可以轻易将这份责任懈怠,我们要多用大脑思考,不要轻信,不要盲从,不要忘记历史。不要被自身的愚昧与胆怯所利用,无意中成为终将会被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那些人的帮凶。
“历史是隔了好久好久,我们才看得到真相,才分辨是非,历史是一种‘耐性’”这是李碧华书里的话,我们需要等待,我们也是一种力量,与残忍虚伪卑鄙抗争的力量。

  • 站长回复: 看过电影《秦俑》,没有读过她的作品。历史应由后人评说。
  • 2003年07月04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30 11:40:23, 来自61.147.15.77 单眼皮猫


20岁之前看了大量的书,虽然大多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但终究对我发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书构建了我内心深处的自由精神和怀疑精神。
对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最大作用的是沈从文的书,以前我一直称沈从文为我的“文学情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境让我曾如此痴迷沉醉于他的文字里,已无从考证,但我至今仍然活在他的影响力里。1)文字的力量。沈从文在湘西边城长大,因为战乱等原因他上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他完全是自学成才,凭借天赋及刻苦他的文字自成一家,那是我喜欢的文字,优美,沉静,克制,忧伤,用这样的文字去述说边城的故事,真是如漆似胶,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2)对人性的膜拜。虽然沈从文的国际声誉可能超过鲁迅,但因为国内特殊的政治背景,使沈从文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境地,作为一名作家,他始终没有在他的作品或者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过他的政治立场,他没有屈服过国民党,也没有向共产党投怀送抱,他一直称自己是“乡下人”不懂政治,只醉心于用文字构建人性的神庙,彰显个体生命的意义。在这样一个“乱世”可能只有沈从文和张爱玲可以做到这样的“独立”。他的作品也因此可以渡过岁月的长河,伸展出无穷的意义。3)审美。什么是美的?起码是不虚假的。沈从文曾经讲过吊脚楼上的妓女是纯美之神,见到下等士兵马上正襟危坐,扭过头做贞妇状,而看到军官,马上绽放笑颜,亦步亦趋,多么真实,可爱的描写,我的审美完全是沈从文式的了。我非常感激他,因为是他把我从愚昧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解救出来,看到世界的另一天。

  • 站长回复: 先生是研究沈从文的专家了。
  • 2003年07月04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30 11:40:06, 来自61.147.15.77 单眼皮猫


元曲是中国戏曲创作的一个顶峰,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作者及作品,关汉卿是杰出的代表。

对于《窦娥冤》本身,我觉得它的价值在于勇敢,向民众传达了一种反抗意识,虽然窦娥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但她临死所发的毒誓,其实是她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反抗,当你无法对现实的统治机器抱有任何幻想的时候,你只有求助于天地鬼神,而天地对窦娥冤屈的回应,让普通人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自己虽然渺小但也可能被神眷顾,虽然这是虚幻的,但有时虚幻的寄托也是一种力量。

《窦娥冤》的价值之二,在于它是一个完美的悲剧。悲剧之所以能打动人,完全是因为“同感和共鸣”一个和你类似的人,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善良但也有千万缕的私心杂念,当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你就会感同身受,窦娥代表了中国普通人的宿命

价值之三,它代表汉文化的生命力,综观历史,每一次外族入侵,总伴随着汉文化对外族文化的洗礼,统治者总是自愿接受汉文化的同化以加强自己的统治,元朝亦然。

而很多汉人不再有“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汉人身份决定他们不可能进入元朝统治的核心,所以很多象关汉卿一样有才华的知识份子,放浪形骸,沉迷于妓院,戏场,由此这些“文化精英”们得以深刻了解了底层人民的生活,为他们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而正由于这些精英的加入,元曲才没有流于民间文化的粗伧,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站长回复: 精辟。
  • 2003年07月03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30 11:23:53, 来自218.93.8.96 倩已徙

此留言被发送到站长信箱中。

  • 站长回复: 站长信箱不能使用。我的电子信箱是:muji1234@sina.com
  • 2003年07月04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29 12:15:34, 来自218.93.25.17 倩已徙

略看了几篇你的文章,仿佛看到了我几年前的心境......我倒是建议您粗糙一点,或许这样能多几分快乐。

  • 站长回复: 欢迎你的到来。
  • 2003年06月30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29 12:03:36, 来自61.177.70.83 bv

  • 站长回复: 男高音演唱《我的太阳》!
  • 2003年06月30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28 09:32:29, 来自61.155.124.134 过眼云

阿倩:几天未登门,居然如此热闹。想必贵体已康复,心境好时应多作些诗词类,以聊凡心。我刚从外地返宁,进您的网站看看真是愉悦。

  • 站长回复: 顾平兄你好。
        6月20日就上班了,现在一切尚好。你还是那样忙?总是在外检查、巡视?真的好想你。
  • 2003年06月30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28 03:47:46, 来自61.188.245.170 小雅

阳光懒洋洋的照在窗前,现在太阳索性躲进云层里,好像是要休息。人也懒散散的象散了架,我甚至羡慕那些夏眠的和正在酣睡的人们。也不知道我为何就不喜欢午休。
      午休   
      
   伴随着空调夏睡,
   炎热在窗外,
   初春在窗内。

   窗外好一派闷声闷气,
   窗内春意盎然人难眠,
   看那纱帘轻轻飘弄思绪。
   是梦为何又那样清晰,
   是现实为何偏又是纱,
   洁白却很漂浮。

    趟着,
    想要午休,
     那思绪却已飘向窗外,
     是否又在路边停留,
    盼着早该回归的那一半。


         顺祝先生周末愉快,夏日炎炎不好眠吧?
    

  • 站长回复: 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与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不一样。
  • 2003年06月30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6-26 03:30:02, 来自218.9.162.127 豆豆



放假了,开心死了!

  • 站长回复: 小豆豆,还是你的革命职业好,一年有二个长假。真是羡慕你。
  • 2003年06月30日 12:00:00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