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两句友情墨宝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11 05:33:26, 来自61.177.216.210 转摘

呵!错了一个字!
应是这“厢”有礼了!  反正是同音啦,知其意就行了。呵呵~~

  • 站长回复: 知错改错,好人一个。
  • 2003年07月1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11 04:58:40, 来自218.3.248.214 饱饱

贶倩兄
一天一天真无聊,
每日都要走一糟;
上帝降恩造神奇,
网上世界风光好!

  • 站长回复: 先生天天不无聊,
        每日网上耍几招。
        感恩科技造神奇,
        虚拟世界无限好。
  • 2003年07月1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11 04:35:05, 来自218.3.248.214 老鹅

到批改作业的时间了,怎么一天连人影也没见?

  • 站长回复: 这几天事多,没有及时回复。
  • 2003年07月1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11 10:13:21, 来自61.177.216.210 转摘

葡萄是酸的先生:
    “转摘”这箱有礼了!
     由于最近事多没能到此,今方看到您的“酸葡萄”已挂在了这里几天了,并已殃及了无辜,这让我着实没曾想到,故甚感惶恐!
    其实你大可不必“酸”的啊!
    《条例》是一个网友发给我的,说是在网上发现的写得很好、很有意思,让我贴在喜欢的网上让大家共享。我也有同感!但他也没留给我作者的姓名,我也为此遗憾了许久。因此,我就写明了是“转摘”了吗?明眼人一看也会明白的啊!没能征得您的同意,的确不周。但并无将其据己之意啊!!
    对先生真得仰慕已久,今日得知先生其名其人,深感荣幸至之!恳望先生海涵!小生再次有礼了!
    希望能有幸拜读您更多的大作!

  • 站长回复: 相逢一笑泯误解!
  • 2003年07月1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11 08:11:51, 来自218.3.247.166 云雾

沐矶先生你好!
小女的习作,请多指教。谢
读春

思绪在风中
乘坐一瓣瓣桃花之船
心灵在夜里
乘坐一轮轮月儿之船

超然物外的感觉
在读春的时候
一圈圈荡漾着涟漪

花与月对语
变幻的季节
在绽放和聆听中
呈现缤纷的色彩

花月不会默然
无限的纵深
赎还生命的自由

  • 站长回复: 我对新诗没有多少研究,但我觉得先生写的很好。
  • 2003年07月1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10 04:01:56, 来自61.171.149.163 葡萄是酸的

子巍先生:
    我什么时候说过你抄我的东西了?还有你写的著作哪里有买?什么名字?我们想拜读一下。等待你的回复!
    

  • 站长回复: 是啊、是啊。应该向你澄清。
  • 2003年07月12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09 09:05:05, 来自218.90.222.38 子巍

葡萄是酸的 同志:
    本人写了不知道多少稿子,从来还没知道这个抄字是什么意思!!!!!!请立即给予回复,恢复本人名誉,本人站不改名,坐不改姓,你哪来的?

                                           子巍

  • 站长回复: 子巍先生,也许不是说你的,动了肝火,大可不必。
  • 2003年07月10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09 06:18:37, 来自61.188.245.170 ZOU

被风吹乱的往事
                       刘宜盛

  我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谦虚,我想这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根基。我们可以把历史叫作往事,没有一个人能离开那些已有的作品而成就他自己的风格,标榜自己彻底彻底背离传统的人,对自己也并不了解,文学就是铺陈芜杂,是环环相扣,丛集互生的东西。站在别人的肩上傲视一切的人是不够聪明的。一个一个字不写的人当然比一个整天与笔墨打交道的人在文学上要差一些。但在较有造诣的人群中,只有大致的差别,没有严格的区分。自我偏激大吹大擂从一开始就与文学背道而驰。

  我并不认为留下一千首诗的人比留下一首诗的人给我以更多的恩惠,有时一句话会让我彻夜无眠。批评的功能大于引导阅读,学究式的排名座次尤其对于诗人是一种深刻的伤害,他们只知道贪得无厌地吞食别人的作品,并不知道这些作品背后的血泪。诗不能强为,诗不必争。只要摆在那里,在一个道德的社会里,总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认可,在一个普遍不道德的社会里,既使认可又有何用?

  文字,我想它的流变就象风一样,让一些作品的面目变得模糊不清了,有的诗人,虽然具有调遣意象的诗家的风范,却缺乏预言家的洞见。当一首不足一百字的诗中至少有十个字需要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查字典去找的时候,这首诗既便流传也与失传无异。为什么许多在当时鼎盛的诗人在今天看来已有些面目可憎了,难道能把责任全推给读者吗? 一个不关注现实的人对历史的偏爱是值得怀疑的,实际上,既使历史上被认为最杰出的那些诗人,真正优秀的作品也没有超过一百首的。

  一种有趣的说法是诗思的喷涌往往在两三年之间,这两三年之前你是在作准备,两三年之后你是在作整理。这是一个在许多人那里得到印证的命题,但不是一个普遍用的定理。这两三年可以看作一个与诗歌的热恋阶段,热恋完了结婚,你就可以做新郎了。一个人经过这两三年与诗歌的厮磨,差不多也可以称作一名诗人了。诗人无好诗攻击人性中易于知足的一面,但这一说法不符合演绎的逻辑,既使归纳也有很大的水分。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他一生中的创作高峰应有两次,第一次他的生命正在崛起,第二次他的生命正在崩溃。

  有时我把历史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黑箱,我们不时地从里面取出一些东西,把玩一番,再投回去。对任何一种真正杰出的存在,彻底的了解是不可能的,他真正动人心魄的成份是隐秘的,正如历史,如果它已为我们所知的部分就是他的全部,它的魅力将丧失殆尽,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哲学一样,历史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所不同的是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过去,而哲学的魅力在于它的未来。

  • 站长回复: 同意先生的观点,但是,我却无言以对。
  • 2003年07月10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09 01:47:53, 来自61.177.69.147 mm

人生百味之情感  
    我们的人生除了吃.喝,穿,玩乐,还有油,盐,酱,米醋。而我们谈得最多的却是情字,亲情,友情,爱情,就象大杂烩里的调料;而最主要的是爱情,最难解的也是爱情,最难做的更是爱情了。
  很多人在失去的边缘徘徊。也有多少人正在热恋之中沉醉;但大数人却屈之于平淡,平静,平安。
  我们都曾年轻过,都曾为爱迷茫过,犯过错,甚至沉醉于浪漫的虚拟情缘............
  可有谁真正坐下来认真想想:到底是我们除了好好维护一份感情外,我们还能再做些什么?我们是凡人,是肉体,我们会累,会哭,会笑,会发脾气,会痛。
  我们爱的痴迷,爱到心碎,爱到不相信自己,爱得糊涂。有时分不情东南西北,辩不清爱的方向。在网络中更是雾里看花,扑溯迷离。意乱情迷。
  伤痛总是有的,也应了那句古话:轻易得到的都不会去珍惜的。而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往往是那句千古不变的誓言。我们甚至不屑一顾,嗤之一鼻。可谁又能真得不希望永远,不想从心爱的人口
中听到呢?
  因为爱得太深,所以人有些茫目。可未来的路依然很长。有多少的风雨要我们相扶着一起到老。伤不透的心灵依然在一次次的新伤旧痕里,周而复始,苦苦追求。
  爱很伟大,也很自私。只是想着不停地为对方付出,也想彼此索取。相扶走完一生要有多大的勇气。我们依然无悔,直到我们老去的那天,才算走完历程。
  所以人生百味的磨炼让我们会累,想要安定。可现实的残酷,满身的伤痕让我们退步,对爱的人也会产生戒心。更多的则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心不受伤害。也许得不到的成了心中最美的,也许挺
不住的选择放弃,可反而一次次回头望,也变成自己心里最美的疤痕!
  到底是我们还不够坦然,还是我们被不停变化的新事物所诱惑呢?到底是我们把爱情看得太完美,太现实,太势力,还是我们原本看重的只是自己?
  也许失去的永远最美,也许放弃才能让我们把彼此想起。可失去的再能追回吗?
  没有完美的,世间万物都是如此,而我们还剩什么?非要等到无法挽留才能想起,难道非要等到百年之后再回头想想!除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以外,我们还拥有什么呢?
  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要看淡不容易,要做到更难。可我们纵观天下,我们能否看透:从古到今,多少帝王,多少历史名人。外国人,只要那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到最后又几个不叹服命运
呢?
  遁入佛们,献身于宗教。只为年老时才懂得人生百味,也明白人所走的一生只是过程而已。惜
取眼前的才是最主要的................

  • 站长回复: 先生的“遁入佛们,献身于宗教。只为年老时才懂得人生百味,也明白人所走的一生只是过程而已。”可惜,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味!
  • 2003年07月10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7-09 01:43:11, 来自61.177.69.147 bv

三代人的三类爱情  
    爷爷奶奶“包办”的爱情;
  
  父亲母亲“反抗”出来的爱情;
  
  我们年轻人“不认真”的爱情。
  
  我不明白:爱到底是什么?
  
  爷爷奶奶:“老不死的”
  
  流年似逝水。爷爷已是花甲之年,而奶奶离开人世亦有了好几年了。
  
  听镇上的五婆说,身材矮墩的爷爷,年轻时性情温厚,是有名的“武大郎”;奶奶容貌标致,
是镇上的“一枝花”;奶奶与爷爷的婚姻是包办的。
  
  爷爷奶奶从来就没有很多的话要说,我不明白他们在一起是怎样度日的。在下一代的婚姻大事
上,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我父亲是家中老大,长大后,奶奶要为其物色对象,但父亲偏偏坚持“自由婚姻”。最后,父
亲与母亲自由相爱并结合,这就深深地挫伤了奶奶,于是,她将希望全寄托在小叔身上。终于,叔
叔在奶奶的安排下,与婶婶成了婚,但他们的感情似乎不合。后来,小叔在村民纠纷中,误伤人致
残废,被判了五年有期徒刑,婶婶却远走高飞了。
  
  奶奶和爷爷日渐老去,没有儿子在身边的日子,奶奶开始对爷爷进行“攻击”,大清早就骂爷
爷“老不死”,并说当初不该嫁给爷爷。爷爷更是可怜,经常一个人流着泪,默默地狠抽着烟,有
时还喝得大醉,以酒来麻醉自己。爷爷越是这样,奶奶越觉得他无能,骂得也越厉害。
  
  一次,爷爷在爬上楼梯的时候摔了下来,伤了大腿,奶奶明明是见到了,但她还是不闻不问。
爷爷伤心的眼泪一滴滴掉下来……我守着爷爷,伴着爷爷掉眼泪。爷爷太累了,少年便丧父,跟着
母亲带着弟妹们艰难地生活,默默地用双手支撑着家庭。多少坎坷!多少委屈!但老来却要受奶奶
的辱骂和冷落。
  
  我不只一次地问爷爷:“为什么总要忍让奶奶?”这时爷爷总会答道:“奶奶太不容易了,要
不是当年她可怜我,现在可能也不会有你了。“
  
  怜悯?难道怜悯真的可以维持一生?
  
  父亲母亲:牵手
  
  因为妈妈,父亲和爷爷奶奶闹翻了。别人都说父亲不孝,父亲却认为,如果婚姻不是自由组
合,结婚就只是一种义务和任务,就不会有多少爱情幸福。
  
  妈妈是当年一位下乡知青留下的女儿。奶奶总是认为,有知识文化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她对
妈妈成见很深。但在爸爸的坚持下,他们终于草率成婚。父亲勤劳且体贴,每天都早出晚归,努力
做好当丈夫的角色。
  
  就这样,父亲母亲熬了半辈子,儿女们都长大了。一天,父亲与母亲手牵手去逛商店,被人看
到后,父亲母亲手牵手逛街一事,就成了小区上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传到奶奶的耳朵里,就老远
跑到我家里教训起母亲来。
  
  母亲没有和奶奶争辩,因为她深爱着我的父亲!父亲说,天下美食不如米,世间佳丽不如妻!
牵妻子的手,是一种幸福啊!
  
  这个,奶奶好像不懂。
  
  有一次,我在咖啡馆里发现父亲和母亲。在这时兴的咖啡馆里,他们很显眼。除偶尔交谈几句
外,大部分时间都无言地相依而坐。咖啡馆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青年男女,但父亲母亲却始终没有
离去的意思,他们就在看那些打扮时尚的俊男倩女来来往往,看着年轻的恋人们面对面地坐在摆有
玫瑰花的茶桌前。
  
  我想,大凡这个年纪的人,在黑白世界过了大半辈子的,突然,生活就像黑白照片变成了彩色
照片一样,五彩纷呈。对于他们来说,相伴,并不是肩并肩同看“庭前花开花落”,而是两手相
携,一只手牵着另一只手,不管何时何地。
  
  女友和我:“何必认真”
  
  我第一次把第一个女友带回家时,心情非常紧张,怕父母不高兴,因为女友爱撒娇,怕她在我
家表现得不好。
  
  进门就是客,父亲母亲见到女友非常高兴,特别是母亲,和女友说得没完没了的。父亲说:
“现在的年轻人可幸福多了,不像我和他妈那样受上一辈的气。“
  
  女友曾对我约法三章:一、不论任何场合、不得与漂亮的女孩主动打招呼,看美女不得超过三
秒钟;二、不得与女孩在某个角落单独讲话;三、如果是逛商店,要二人手牵手同往,不得单独
去。
  
  这约法三章,女友说有她的歪道理:第一,她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治理男人要防微杜渐;
第二,她是醋缸,她容忍不了我与漂亮女孩单独一起;第三,她长得靓,上街的时候我要做护花
者,保护她的人身安全。
  
  这么样解释,也似乎有点道理。我带着几分笑意说:“流传有这样的民谣——拉着情人的手,
甜酸苦辣啥都有;拉着小姐的手,好像回到十八九;拉着老婆的手,好似左手拉右手。“
  
  女友狠狠地在我背上一捏,说:“谁要嫁给你?看你这副德行,要不是可怜你姓裴的有点才
气,我才不理你呢。”
  
  我们的爱情持续了一年零三个月。有一天,下雨,我没有准时给她送伞,女友大闹分手。当她
在电话里说分手的时候,我还以为她在开玩笑,还在她宿舍门口等了足足一个晚上。
  
  我和她到底还是分了。她对我说:“何必认真呢?傻瓜。”我觉得很无聊,爱情怎可以“不认
真”?
  
  现在,我父亲母亲打电话来的时候,还经常问及她,问她好不好,问我有没有好好照顾人家。
我说一切都很好。话筒还没有挂上,我眼泪就掉了下来。
  
  后来我又遇到一个女孩,并且心仪已久,但想到以前的那位女友和她所说的话,我一直不敢开
口。

  • 站长回复: 我也不懂!
  • 2003年07月10日 12:00:00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