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4 09:03:51, 来自218.3.225.62
峰
大哥:
你好,这样称呼你,你不会介意吧?如果介意,下次改!
看了你的《怀念珂儿》心里挺难过的,感人,不是感动,泪水在眼圈里打转。
也许人的命运可以自己掌握,但是生命,好象由不得我们!!也只能是伤心的留给活着的人。但是我们还要面对太多的事情和生活,人就是生来受苦的?最终我相信“好人一定有好报的”。你们一家一定会幸福的!!!
小弟;峰
- 站长回复: 峰先生。
你好。
谢谢你认真的去读我写的那篇怀念珂儿的文章。珂儿是个非常好、非常听话的乖孩子,她离开我们至今已经一年四个月又十天了。有时,当我一个人静下来,她会忽然闯进我的脑际,朝夕相伴往事,会涌现在我的脑海,她的音容笑貌,会浮现在我的眼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一想到她不幸的身世和遭遇,我的心里就感到阵阵酸楚,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
今年的四月十五日,是珂儿一周年的祭日。此前,我的家人已经分别去看望珂儿。我在两位好友的陪同下,驱车前往远在45公里以外,古运河边她长眠的那一座孤坟。在她的坟茔前,可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心酸落泪。
可怜啊,我们的珂儿!你那罪孽深重,无情无意的生身父母,把你抛弃在这个尘世。你又有幸遇到了我们的家人,使你在这个无忧无滤的环境里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你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心地善良,待人和蔼,深受熟悉你的人们的喜爱。可恨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的人,把你推向了死亡的边缘。虽然,我们已经尽了全心的努力,也没有挽回你不该逝去的花季的生命。在她的身后,我们的全家想为她立一块碑,为了纪念我们的珂儿,但是,却无法冲破当地传统观念和世俗的羁绊,也就是未成年少亡人不能入老林,以至远葬他乡,也不能立碑墓铭。这些残旧的意识,令我感到无比的愤恨,同时又无力去抗拒!
那天,回到办公室以后,几欲写一篇周年祭文,可总是落不下笔,也不知道从何写起。后来,事情繁杂,就拖了下来。这件事情,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待到她二周年祭的时候,再去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
你就称呼我大哥吧,只要你愿意。
- 2003年08月25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3 01:30:13, 来自218.3.224.138
峰
站长你好:
有幸链接到你的主页,也就看看,真的很好,希望以后多指教.
我也是邳州人,其实没有想到,你作为经理也有那么多的不愉快啊!
为什么我们人 总是这么的不如意呢?今年我也是一个急不顺心的一年.
不过看到你们的保险业这么的红火,我想你应该没有问的!!
好了,希望能和你多交流,你的年龄不小了,要主要自己身体啊!
身体是最重要的!你说呢./
暂时和你陌生的人: 峰![
- 站长回复: 先生好。我已经到你的网站去看了,非常好,由于我们同在一市,望加强联系。
- 2003年08月24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1 10:31:52, 来自218.3.236.204
那年秋天
那年风雨那年尘,那年秋天那年人,那年那月那年事,那年那情愁煞人!
- 站长回复: 好诗。
- 2003年08月23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1 10:28:00, 来自218.3.236.204
那年秋天
尊敬的站长先生你好:我是新沂的一位网友,特别喜欢贵站的风格,生性喜欢宋词,有时会信手涂鸦两首不成体统,不敢班门弄斧,让各位贻笑大方,如果能得到站长先生的错爱,惶恐末名,愿意让各位朋友提出批评意见!
- 站长回复: 先生,我已经把您的QQ加为好友了。
- 2003年08月23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1 10:11:46, 来自61.188.245.73
小文
1、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2、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
是啊,寂寞和现实都不可能逃避,所以,称之为梦寐以求。寂寞如果来得适时,那一定是美好的,可惜,偏偏总是来得不是时候。
人,
被快乐撑得满满的时候,
寂寞也就来了。
平静的港弯,
没有理由不去依恋,
可谁都见过它波涛翻滚的那刻。
彷徨着向前走,
总是依希看见一个影子,
那就是走下去的点点明灯,
虽然总是那样缥缥缈缈。
- 站长回复: 精辟。
- 2003年08月23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0 09:33:06, 来自218.3.236.86
那年秋天
折尽垂杨千缕,难系一叶归舟。
河梁唱尽阳关曲,风卷落花愁。
尽日双蛾未展,彻夜烛泪空流。
漫然相思芳草远,月冷又三秋
- 站长回复: 《诗经<王风.采葛>》里“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先生可否把您的大作放在我的《网友作品》里,让大家共同去评论?
- 2003年08月21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0 11:14:14, 来自61.188.245.73
小雅
先生这向可好?又是一年秋季也,秋雨不停,凉变冷。。。。。。。
(转帖)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 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 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 “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 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 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 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 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 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 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 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 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 站长回复: 1、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2、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
- 2003年08月21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20 09:32:39, 来自218.3.249.120
纳兰
那年秋天先生句:“闲卧空闻鸣雁去,声声啼落板桥霜”、“轻寒人漠漠”
小弟以为在时间和用法上值得推敲(漠漠很少用来修饰人,如果用来应该是指百无聊赖的意思,显然和诗境不符,不如用寒漠漠渲染环境为佳)。
温庭筠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李白: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张籍:日暮松烟寒漠漠,秋风吹破纸莲花。
小弟:空卧籍无赖,簌簌板桥霜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 站长回复: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 2003年08月21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08-18 09:52:26, 来自218.3.236.86
那年秋天
天凉好个秋
岁华谁惜去如春,绿蚁红炉梦已陈。
惟有疏寒枝上月,多情来照旧时人。
荒隅抛卷滞愁乡,醉里行吟意未央。
闲卧空闻鸣雁去,声声啼落板桥霜。
- 站长回复: “惟有疏寒枝上月,多情来照旧时人。”悲痛凄凉,实乃千古绝句!!
- 2003年08月19日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