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两句友情墨宝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6 08:32:12, 来自220.186.219.166 航海

大洲发火拉,小气。

http://www.chineseall.com/我去看过了,没你的。

  • 站长回复: #
  • 1970年01月01日 08: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5 04:09:33, 来自218.6.135.131 2

只是热闹多了。

  • 站长回复: 也与先生您的捧场有关呀。
  • 2003年10月28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5 03:59:37, 来自220.186.196.214 航海

大洲杀来了,哈哈~~~~~~沐矶你小心呢

  • 站长回复: 先生放心,我已经准备好了猎枪。
  • 2003年10月28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5 02:29:15, 来自61.188.245.73 1

我的钥匙,你的锁 (转帖)
都说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可我的钥匙却可以开两把锁。一把是我自己的,另一把是我的隔壁小惠的。认识小惠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一直把我们那次的相识当做上帝恩赐的缘分,还以为那是很浪漫的相逢。本来我和小惠同住1号楼8层,她住808,我住807,却无缘相识。
那天匆匆下班的我,就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我的公司清华紫光一路小跑到海淀黄庄知春里,我的住处。落汤鸡似的乘电梯上到八楼,刚打开门还没有来的及擦洗,便听见很小心翼翼的敲门声。好生纳闷,虽说到北京打工一年多了,可我依然是人生地不熟,谁会敲我的门啊。打开门,一个文静的女孩子,穿戴整洁,一看就象搞推销的,不过人却很靓,就是和我一样淋了雨。我打量着她,客气地说:“下这么大的雨,你敲什么敲。”她焦急地抱歉道:“对不起,打扰你一下。”“推销什么的我都不要,我不需要。”我依然很客气,面对美女,我的涵养是很好的。她真急了,抚着湿漉漉的头发,苦苦一笑说:“大哥,麻烦你一下,我的钥匙断了,进不了屋。”声音熨贴的我象喝了蜜似的甜。
我还能再犹豫么,不顾自己湿透的衣服接过她手中的半截钥匙胸有成竹道:“小菜一碟儿。”然后我偷偷地望着她麻利地用我的钥匙轻松地打开了她的锁。她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说,便带上门跑回了卧室。我失落地进到自己的屋子,三下五除二地换掉了滴水的衣服。想着刚才我在她的眼里的模样一定滑稽极了。想着湿透的衣服紧紧地贴着我的肌肉,同时也贴着她女孩子的肌肤,她女性的曲线玲珑地展现在我的眼里。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应该关心她一下。
当我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打开她的屋门走进去的时候。她已经换好了衣服。她感激地冲我笑笑,然后天真地眨着眼睛说:“谢谢。”我心里暖暖地回答她说:“不客气。”她没有拒绝我的好意,接过牛奶文雅地呷着。
她让我叫她小惠,还告诉我说,她在中关村一家IT公司做业务销售。那晚我们聊了很久,或许是同是打工仔的缘故。我很快便知道她有未婚夫在老家,尽管她有一万个不情愿的理由,可是他供她上的学,她很感激他,她说那不是爱情,可如果不是爱情那又是什么,她说不清楚。她在逃避,因为她不想早早地结婚。还说如果让她嫁给他,那她还不如独身。他能给她的恰恰是很物质很庸俗的东西,而她不需要。
我告诉她,我的女朋友菲菲和我是老乡,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她在清华读研究生。我是一路追着她过来的。不知道为什么,对她的爱总是渺茫的很,我找不到支点。菲菲对我总是不冷不热的,从没有过很明确的态度。若即若离的让我找不到感觉,好象我们之间隔着无形的东西似的恍惚。菲菲只有周末才来,她说学习紧张。最后小惠安慰我道:“顺其自然吧。”
就这样很不明不白地爱上了小惠。每天我都会很准时地为她打开锁,然后出其不意地躲在门后吓她。原来爱情是可以用来疗伤的,我几乎淡忘了菲菲对我的不冷不热。直到有一天,接到她打来的电话,她永远都是温温而雅的,“王维,我想你了。”我说:“我也想你。”天知道她是怎么的违心。接着她便委婉地说:“王维,这礼拜我不想回去了,你自己多注意身体。”没等她说下面的话,我便挂断了电话。我知道她说什么,她一定会说:“等以后结婚了,我好好慰劳慰劳你。”我都听腻了,耳朵都起茧子了。
小惠的未婚夫是她高中的同学,苦苦追求了她三年,她都没有答应。可为了上大学,她委屈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了他。毕业后他仗着当官的父亲,很快便在他们当地成了富翁,他说他是为小惠挣的。
很多时候小惠无助望着我,很苦涩地笑着,笑的我心里很疼。我知道自己在等待命运的安排,等待菲菲的答复,因为我们毕竟是青梅竹马的爱情。我有时候想如果爱情和婚姻就象钥匙和锁,就象我的钥匙,小惠的锁,那样一把钥匙就可以开两把锁。
于是我问小惠你爱你未婚夫吗?她摇着头说:“不爱。”看的出小惠是一个天生喜欢浪漫的女孩子,总是想象着自己的爱情会很浪漫,很甜蜜。就象我和她这样的相识,这样的交往。
我的女朋友很优秀,那是知识框架下,涵养包装出的素质。在她的面前我很是小心谨慎,总是放不开,很压抑的感觉。
每个周末休息我都躲在屋子里独自感受寂寞和孤独。小惠用她的矜持和庄重感染着我的情绪。我警告她,周末不要出去,否则我是不会给她开门的。可那个周末注定了她要出去,或许是太寂寞了,或许是想象着隔壁的空间里我和菲菲孤男寡女在一起缠绵,让她嫉妒。便不顾一切冲了出去。失魂落魄般站在黄庄的步行桥上,望着成双成对的男女,任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
不知道过去多久,她想她还是该回去,毕竟一把钥匙是可以开两把锁的,为了爱情,她决定放弃。其实我之所以不让小惠周末出去,我是怕她发现我的孤苦和无助。因为我一直对她说每个周末菲菲再忙都会陪我度过的。
她上了八楼,才明白自己是打不开门的,她说她很不情愿打扰我的好梦,可还是很理直气壮地敲了门。我很惊讶,以为是我期盼以久的菲菲,于是迫不及待地一把拉开了门,同时还很揪心地喊了一声,“菲菲。”
打开门,我愣怔了一下,表情僵硬地嗫嚅了半天说:“我以为是菲菲。”
那一刻她明白了一切,其实菲菲已经很久了没有来过。她说:“王维,天下好女孩儿很多。”说着轻轻地牵住了他的手。她在等,等我的一句话。因为她看见了我眼角蕴藏着的泪。
那是她第一次走进我的屋子,很零乱,却很整洁,或许是为了一个叫菲菲的女子,一个在清华念研究生的女孩子。我和小惠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大都市的爱情很直接很单纯,彼此需要,彼此寄托。当我发现她依然是处女时,我没有言语,却发狠地搂紧她,我想这就是爱吧。其实我是矛盾的,我在做一个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准备,万一菲菲离我而去,我就会选择小惠。
那天我没有为她开锁,可我却开启了她少女的的心锁。她幸福地躺在我的怀里,微微闭着眼睛,短短的睫毛在灯光下微妙地眨着,梦幻般地说:“王维,为了你我愿意放弃一切。”我没有承诺,我想爱情是不需要什么承诺的。有你有我,
如果林达不贸然到公司找小费,如果小惠的锁不需要我开启,那么我和小惠的爱情绝不会有人知道。我们象两个迷失在都市里寻找感觉的男女,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里营造我们彼此的爱情。我以为小惠是绝不会放弃她的未婚夫的,那是作为一个工薪阶层的我永远不会有的,就象我不会轻易放弃菲菲一样,那是小惠永远不会有的文化涵养。
林达是小惠的未婚夫,尽管他很有钱,可穿着打扮土的就象一个农村的财主。举手投足充满了霸气和满不在乎。我知道,他有资格这样,所谓财大气粗。
当小惠敲开我的门,我没有吃惊,我没有必要吃惊,因为我没有承诺过什么。她很从容地敲开了我的门。可她看见了菲菲,在我的怀里。同时林达一眼便看见我的卧室里,床头上小惠的那件很醒目的内衣,那是林达为她买的,价格不菲。它证明了小惠的不忠,同时也加速了她和林达所谓爱情的结局,必然的结局。
当我摸出钥匙,为她打开锁,我们的爱情便彻底暴露无遗。为什么我的钥匙可以开她的锁,这是个问题。可小惠没有解释,因为她已经准备放弃,所以她很坦然地不去解释。开就开了,我的钥匙,她的锁。
林达很镇定地望着我。两个男人心照不宣地面面相觑,而后莫名其妙地笑着。然后他很语重心长地拍拍我的肩膀说:“谢谢。”接着便是菲菲怒视着我,然后跑进了电梯,其实她早就准备好的,只是找到了一个再恰当不过的理由。我以为小惠会掏出了仅仅穿在她钥匙扣上的半截钥匙,证明给林达看。可她没有。其实她只需把手中的半截钥匙轻松地插进去,自如地转动一下,锁就会开的,因为另外的半截在里面已经把锁打开了,她要做的只需转动而已。只不过她没有尝试。
小惠紧紧地抓着我的手对林达说:“我欠你的,我会还你。”很快她和林达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他怒不可遏地指着小惠的鼻子说:“你个婊子!”然后悻悻地扬长而去。我看到小惠眼角有泪,楚楚地让我怜惜。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挣脱她的手喊着菲菲的名字,追了出去。
我走后,小惠默默地找出螺丝刀卸掉门锁,然后很轻松地剔除了残留在锁孔里的半截钥匙。并且有意放在了我的门口显眼的位置。原来她屋里还有一把备用的钥匙。
没有追回了菲菲,我想如果她依然爱我,一定会听我解释,并且相信并且原谅心爱男人的错误。可菲菲没有给我这个机会,她果断地说:“我们早该结束了。”还说:“谢谢你给了我一个离开你的理由。”
这就是我和小惠短暂的爱情,在我的眼里她算什么,艳遇还是桃花运。如果那天我不去追菲菲,如果……其实一把钥匙只可以开启一把锁,即便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两把锁,那也是残留在锁孔里等待以久的不甘作祟。
没有如果,因为小惠不是一个随便的女子,毕竟她付出了她的爱情。菲菲走后我恍恍惚惚地上了楼,很自然地掏出钥匙,却再也没有打开小惠的锁。她隔着门对我说:“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
当我在我的门口发现里小惠的那半截钥匙时,我知道一切都晚了。
果有那么一天你的钥匙开启了别人的锁,请不要吃惊,这机会一定是人家刻意留给你的。这和缘分和浪漫没有丝毫的干系。
因为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




     

  • 站长回复: 似懂非懂。
  • 2003年10月28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5 11:38:42, 来自218.3.249.248 大洲

哈哈,你调侃我也调侃,来而不往非礼也,若非调侃,你知我笔下从不留人的。所以我之留帖仅到你笑而止哭之时止。听说风已接过,且待下次游山玩水归来时吧。

  • 站长回复: 坦然对之。
  • 2003年10月28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5 10:46:01, 来自218.3.246.99 大洲又及

沐矶说他已多时不与我联系,其实上周我刚从张家界回来,他就将其新作发于我手机,请我发于我所编辑的副刊。沐矶如今已是诗坛大师的境界,于小事多健忘,于小人物多不记,呼呜,泰山之尊,登其顶时,真可以一览众山小乎?

  • 站长回复: 又想起来了?我已经仔细的学习了你在《邳州日报》10月22日发表的《南游杂记》。还在等待后续呢。
  • 2003年10月25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5 10:37:48, 来自218.3.246.217 大洲

以正视听

   沐矶将他留言簿上讥讽我的回复又转到我主页的留言簿上,唯恐本人或天下不知,若一笑置之似不恭,特简答之:
   一、《小城纪事》质量好与不好以及品位高与不高并不重要,那只是我少年生活的一段真实纪录,发表后的反响有目共睹,现已被全球最大中文电子图书发行网站“中文在线”制成电子书在网上销售,并在其首页以“记忆的芬芳”为题推荐,有兴趣的网友不妨前去一阅:http://www.chineseall.com/
   二、说《小城纪事》在家里堆积如山,似乎沐矶亲眼所见,可惜我家里什么山峰也没有,更不用说书山了,令沐矶失望的是,现在书已售两千余册,除了留作赠人,已再无书可售。我毫不费力,都是朋友主动相帮,令我感动莫名。沐矶虽然挥金如土,大权在握,但不敢劳大驾销一册,仅赠一册并被索要一册,已是超出想象的荣幸了。
   三、报社属全国性整顿,哪里用得着我愁眉,现报社前途更好,或进入省新华报业集团或并入徐州报社,即其报社取消,我也无忧,一者已有多家单位要我,二者只要有口饭吃饿不死,总会快乐活着。至于知识分子的大小,也不是我自诩,因为职称副高,所以在小地方就被列为了高知,最近组织部还组织去张家界诸地休养,另每月有政府发的津贴。再所无论知识分子大小,我想与悲哀并无联系,正如人无贵贱之分一样,沐矶身为老总,不是整天悲情着他的所谓的诗词而不绝吗?
   四、三个多月的时间写了十余万字计五十篇的幽默系列小说《阿慢外传》,有美国网友正帮联系出版,而我的电子杂志期发行量还差一千余份就达五万份了,接下来想写点随笔杂文,做些红楼梦金瓶梅的研究。生活充实快乐而有意义。
   到此打住,有趣的是,沐矶之帖所发两处,一为本人留言簿,一为此留言簿,而此留言簿恰又是我制作的,这事便有些滑稽。听说最近沐矶诗词创作大丰收,只差一步就是世界级的水平,祝贺。只是不要学鲁迅所批评过的一些人,一阔脸就变,当然,变也可以,只是别变得不像人样,那我可以为你三哭了。:)))))

请保留三日,此帖也回复于我的留言簿。我也只是点到为止,若放开来写,哈哈,我可没那个无聊了。

  • 站长回复: 大洲先生:
        其实你是大家,我在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很多。
        几句调侃之语,先生就怒火中烧?择日给你敬上几杯。
  • 2003年10月25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4 10:34:43, 来自220.186.55.131 航海

沐矶=沐三中=村夫=冷眼=麻木
是什么呀,记得小时侯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妖精也才三变呢,沐矶你那么多变,到底是什么呢,吓死我了。

  • 站长回复: 沐矶不等于那些。
  • 2003年10月25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3 09:50:06, 来自218.6.135.132 小小

南京的地缘文化与南京人的个性
——外地人眼中的南京和南京人

个性是文化的张扬。要谈南京人的个性,恐怕还得从南京的地缘文化说起。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中段,中山山脉横亘于东,秦淮河蜿蜒于西,北有江淮屏障,南有太湖水网,有如一张温软舒适的摇篮静卧于秀山丽水之间。这里曾有过“六朝金粉”的繁华和十朝都城的荣耀,也有过血染江河的悲壮……岁月长流,诸往矣……
如果说“穷则思变”是一种绝处求生的奋发,那么,缺少了高瞻远瞩的“富则思变”则是一种自掘坟墓的没落。从“六朝金粉”的没落和“十朝古都”的变迁不难看出,南京的古代历史大抵应该属于后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至死不改迁都之愿。究其原因,南京故宫的地形不利于其后代子孙发展之说或者只是托辞,真正令其忧心如焚的恐怕还是金陵的笙歌酒色,烟柳桃花。
南京有山,但这里的山太秀,缺少了山的雄奇伟岸;南京有水,但这里的水太柔,失却了水的澎湃与浩瀚。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钟灵毓秀,却缺乏力量,少了一份阳刚。
要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实在不堪担当如此沉重的使命。
有人说南京是历代政治家的泥潭沼泽,走进南京文化发祥地__秦淮河,不难从其香车宝马,金粉楼台和十里灯火,夜夜笙歌的浮华中找到“金陵王气泄尽”的答案。紫金山外的猎猎旌风,吹不断这里的急管繁弦;扬子江上的滚滚江流带不走这里的酒绿灯红;这里商贾云集,人声喧腾;这里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然而,这样的浮华怎能掩饰得住内在的腐朽空虚?这样的繁荣如何经得起北方的金戈铁马?这样涣散的人气如何抵挡得住外敌的血雨腥风?这样的诗文才气又怎能担当得起历史和未来发展的重任?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南京笙歌酒色的文化特色,南京的帝都历史并没有给南京人带来太多值得骄傲和夸耀的东西,南京的男人就其整体而言缺少血性,也没有太多十分优秀的品格。倒是秦淮河边的几个小女子,演绎了南京的一段脱俗艳丽。可以不客气地说:数尽金陵文化,尽在脂粉之中。
南京人在这种秦淮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其清高自私、精明小气、狭隘保守的整体个性,他们聪慧精明,颇有艺术天分,却又自视清高,软弱疏懒,胆气远不如才气;他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却又胸无大志,眼高手低,想象力远高于创造力;他们向往成功,渴望强健,却又自私涣散,各自为政,形不成整体合力,面对强敌总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他们也不满自己的现状,常常牢骚满腹,而面对变化却又推陈守旧,循规蹈矩,裹足不前。
他们看不起“没有文化”的广东人,却又对广东人敏锐的市场眼光和把握机遇、创造财富的能力羡慕不已;他们也看不起资源条件远不如已,靠小产业发起来的浙江人,却又做不出大事业来求证自己的不凡,只能愤愤不平,暗自嗟叹时运不济;他们嫉妒独领风骚的上海人,面对差距,只能抱守“六朝金粉”,“十朝古都”的荣耀聊以自慰;只有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安徽人面前南京人才找到了些许自傲的理由。但即便是这点自傲也来得小气。
当南京人还在清谈,还在幻想,还在等待,还在嗟叹抱怨的时候,灵活务实的浙江人腰囊鼓鼓地来了,发奋图腾的安徽人也正虎视眈眈地向南京挺进……南京人还有多少可以赖以清谈和清高的资本?

  走进南京,如同走进一座昏睡的城堡,四面高耸的城墙阻隔了本已不太开阔的视野,使人沉闷压抑、令人窒息;封闭保守、抱残守缺的陈腐观念,抑制了这块土地上的生命热情和创造力,在这里没有珠江三角洲热火朝天、龙腾虎跃的勃勃生机,也没有长江三角洲独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咄咄锐气……面对飞速发展、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南京还要沉沦多久?南京还要沉睡多久?南京有着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南京不应该满足于做历史的“标本”,南京人迫切要做的不是光耀“六朝”或“十朝”的荣耀,不是重建或修缮前朝的古城,而是放下荣耀,改变观念,推倒城墙,迎接大潮……!

  • 站长回复: 入木三分。
  • 2003年10月25日 12:00:00
 

该留言发表于 2003-10-22 01:53:21, 来自61.188.245.73 解释

装糊涂。

蓝颜知己与爱人(转)
[color=#FF00FF][/color]孤独的街在烟雨中浮现
多想拒绝这苦涩的世界
灰色的天空堕落的霓虹
我站在路口迎着风雨不再闪躲
孤独的我想避开这生活
怎能把脆弱当作是种解脱
伤感的一幕剧中人是我
无法去触摸只有散场的落寞
有谁能告诉我你是否爱过我
能做蓝颜知己的,必定是男人中的智者,或女人中的精品。
所谓蓝颜知己,不是揣测对方心思的人,也不是自认为睿智而随时随地用俏皮话调侃对方的人。蓝颜知己,是对人生、对世界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有着宽阔的胸怀,去倾听异性诉说并适当予以建议的人。他(她)不一定温柔细腻,但却懂得体贴二字;不一定多么深沉深刻,但却尊重异性;他不一定有高大魁伟的外表,但在女人说怕黑的时候,他能勇敢地说一声:“别怕,有我在!”;她不一定多么漂亮,但在他身心疲惫的时候,她能送来一丝温情。既有理性的冷静从容,又不乏感性的温和热诚。蓝颜知己,不像爱人那样能朝夕与共,却在你最快乐和最难过的时候被你想起,想起时感到深深的温暖和慰藉;不像父亲那样严厉,也不像母亲那样慈祥,但对于你的偏激与固执,同样毫不留情地敲你;不像孩子般的不通世故,但偶尔流露的孩子气的笑容让对方感动;彼此珍视珍惜那份息息相通的感觉而超脱于情感的纠葛之外。
爱人是可遇不可求的,知己却可求不可遇。遇上了算是三生有幸,蓝颜们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好好善待与呵护。遇不上的,也就遇不上了,是没办法的事。在某种意义上说,蓝颜知己之所以胜过夫妻,就是因为其具有距离美,天下最美是距离。距离让人没有负担,让人富于想象,且藏匿了缺欠,把最美好的一面送给了对方。
蓝颜知己在网上,通过彼此闲聊,产生一份心与心的依恋,然后彼此就由一般聊友转化为彼此依恋的固定倾诉对象,此时,也许会在彼此的倾诉里伴随有一份情感的冲动,会有一些近似相恋的爱的物语,但这并不是爱,至多也只能算是网恋的诞生。
通过彼此心与心的诉说,心与心的呼唤,心与心的相融,心与心的相知,心与心的依恋,尔后通过心与心的碰撞而喷发出了爱的火花。这火花会在彼此的心里燃起一份忘我的依恋、一份无私牵挂、一份执着的心痛、一份绵绵的深情、一份浓浓的爱意、有了这一份切切的爱意,这“恋”就得到了升华,这爱就会在彼此心间留下一份经久不息的温馨!这爱不以得到为目的,而是以我爱的人之快乐为目的!这才配称为网络里的爱情!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是人们心里最圣洁、最美丽、最奢侈的情感,但愿我们好好呵护,好好珍藏!

  • 站长回复: 看不明白。这个世道变了。
  • 2003年10月25日 12:00:00
 


登录管理

《沐矶诗文集》电子版

下载电子版

1.请使用Adobe Reader观看

2.电子版下载地址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